兵器鋒利,削鐵如泥。風向犀利,小鐵如擬。希望能用更多討論,分享各種觀賽意見。
對P. LEAGUE+來說,好不容易從先前的負面消息稍微平息一段時間,本週原本傳出的消息是正常的球員異動,先是宣布第二波的自由球員,接著是兩位近年都有國手資歷、已成自由球員的黃泓瀚、吳永盛各自找到新東家,黃泓瀚轉換聯盟,將加入剛拿下T1 League冠軍的新北中信特攻,而吳永盛則加入今年完成P. LEAGUE+三連霸的臺北富邦勇士。
但接下來的球員異動就比較讓人吃驚,上季剛墊底、因而拿到今年選秀狀元籤的新竹街口攻城獅,在昨(8月2日)天發表聲明,宣布和自己已狀元籤選入的阿拉薩因未能達成簽約共識,確定新球季得不到阿拉薩加盟,社群貼文更比照過往在與球員結束合作時的發文方式,「祝福球員未來發展」云云。
攻城獅未必真正戰力淒慘到和其他五隊完全沒得比,但拿到這個狀元籤,他們也是做出各種操盤,先是和原本的外籍生伊波卡終止合約,空出外籍生名額,接著用狀元籤挑選外籍生阿拉薩,讓阿拉薩成為台灣籃球史上第一位外籍生狀元,也讓他原本就和攻城獅頗有淵源的背景因為這次選秀結果更顯佳話,但如今談判未達共識,也讓佳話破局。
只是,攻城獅可以在今年未達共識,但就算確定將來不會再合作,這樣的社群聲明,其實仍說明了整起事件違反選秀規則、甚至可能牽動台灣籃球圈現狀的模糊地帶。
首獲重視的外籍生數據怪物
阿拉薩對台灣籃球來說,是個非常特別的存在,他不是第一個外籍生,也不是第一個能力足以在選秀會上被肯定的外籍生,但固然後有現在待在政大的莫巴耶看起來威力更為巨大,阿拉薩仍是第一個在數據端宰制了UBA、並且得到選秀狀元如此名份的外籍生。
在阿拉薩之前,比較出色的外籍生是富邦勇士的石博恩、SBL裕隆的斑霸、以及攻城獅去年選進的伊波卡,但阿拉薩在UBA兩年分別繳出18.8分、15籃板、2火鍋和23.2分、17.2籃板、2火鍋的數據,則顯然是所有UBA外籍生之最,不論是否是其他前輩在球隊以輔助為主、或是有沒有存在台藝大放手給阿拉薩刷數據的情況,都無法抹滅數據上的事實,也因此,即使從P. LEAGUE+諸多新秀的例子,能即時帶給球隊幫助的案例極少,但因為攻城獅陣容的確有內線缺口,阿拉薩也早被認為有機會提供助力。
從UBA的內容看起來,阿拉薩不像莫巴耶那樣顯然各種進攻都有挑戰職業的水準,但他的進攻技術也未必完全不可用,具備近框的終結能力、短距離的拋射手感、甚至一定程度的中長距離投射,低位腳步則被認為在學生層級尚可、進職業可能需要再琢磨,以待選新人來說,被期待絕對是合情合理的事。
至於在現在的傳言中,是T1 League有球隊願意開出洋將薪資挖角,以洋將水準來看,光看過去這一個球季T1 League能找到Dwight Howard、Michael Efevberha、Rayvonte Rice、Perry Jones III或是中信特攻的歐洲軍團水準來看,阿拉薩則未必有與其相抗衡的程度,大概可以想像在聯盟的洋將水準之下,,但總之他不會是一個像聶歐瑪、戴瑞騰那樣,讓職業球團期待程度不高的外籍生,至少會是穩穩的輪替成員,上看固定先發。
也就是說,對攻城師而言,他們失去的絕對是重要戰力,從今年選秀會來看,各界對選秀興趣缺缺,除了幾個大物外不願多投資在第二輪、第三輪的固定薪資上,也就代表對各隊來說,沒有中選的球員和有中選的球員差距甚遠,更不用說是和狀元的差距,也就是說,攻城獅失去阿拉薩,這絕對不是任何一個落選球員可以相比的,這次無法利用狀元籤補強,對攻城獅是顯而易見的損失慘重。
選秀規章不應陷入漏洞 與台籃檯面下的生態
攻城獅與阿拉薩未能達成共識,我們不必多做臆測、但也不必自欺欺人的事,顯然有另一方開出更好的價碼,才讓阿拉薩需要做出取捨,而因為T1 League在第二季把第三類球員(亞洲洋將、外籍生、歸化球員)的規定撤銷,因此非本土球員皆視為以洋將敘薪水準可討論的對象,因此不論是讓人直觀推論、或是已傳出的風聲,都傾向是T1 League球隊挖角所致。
glacier1943
說得直接一點, 這些球員不就是被 UBA, 鐵完, 屁加, SB 當免洗筷使用
說到鬼島規章制度, 甚麼! 居然會有不符規章制度的情況發生, 那就改到沒有不符規章制度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