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華男籃-02》本屆世大運中華男籃雖首戰失利、二敗巴西,但從面對中國開始,逐步掌握能獲得勝利的方向在哪,最後以歷史最佳的第11名作收,從中能看見新血們的成長與茁壯,呈現出嶄新樣貌。相較起討論誰的表現更為出色,亦或是未來誰能站穩地位,更應該思考世代內的磨合並培育「下一代」的中華隊。
▼團隊表現倒吃甘蔗,小組賽失望但結果不絕望
中華隊小組賽首戰落敗立陶宛後,接著面對高度、速度更勝的巴西閃電,無疑是再被教育一番,將佈局上弱點持續放大;中華隊各節得分皆沒超過20,還讓對手節節攀升,下半場都超過30的得分,被血洗慘輸58分是可預見的結局。籃板球53:18代表制空權的弱勢未減,顯然首戰後並未對此改善,因而讓巴西打出擅長的快攻,陣地戰罰球不少,三分投進15顆的準度也夠水準;反觀中華隊仍過多外線出手,缺乏威脅性切入攻勢,在準度不足之下,得分手段是相當困乏,不過,高錦瑋和邱子軒所展現出的大無畏,看見了接下來的曙光。
小組賽最終戰,面對禁區不再如以往強勢,團隊連結猶如散沙的中國,中華隊展現了磨合與改變。從降低外線出手開始,增加切入突破的能量,游艾喆帶頭衝鋒並引導節奏,精妙分球讓隊友多點開花,將團隊效應擴展開來,送出11助攻13分的雙十成績,聯手高錦瑋26分的內外兼修,兩人靈活走位讓對手難預測。此外,改變防守佈陣牽制中國的單打獨鬥,全場、半場及區域都有從片段看到,降低籃板差距並搶下10次抄截,連帶讓禁區的呂威霆、蔡宸綱等人添增信心,即便對手有CBA強力新血助陣,也佔不到任何便宜,勝利值得鼓勵及振奮。
雖無法晉級八強,但中華隊找到各位置的最佳選,戰術在默契磨合下,有了越來越好的展現;排名賽面對實力較差的南非,火力網擴展得十分順利,張鎮衙及高錦瑋在外線開砲、邱子軒和林俊吉切入取分,游艾喆的穿針引線展現了優異的視野與傳球嗅覺,整場7人得分上雙並大勝38分,打好基底並晉級下一階段。接著迎戰波蘭,前三節呈現雙方互咬局面,打完甚至處於平手,末節大體由波蘭掌握節奏,中華隊苦無機會超前比分,最後以3分遺憾落敗;此戰朱雲豪也加入戰局,與邱子軒、高錦瑋、游艾喆共組輸出大隊,命中率都相當可觀,籃板即便落後,抄截卻能填補,延續先前的防守效應。
確保能拿下隊史最佳成績的中華隊,排名戰最後對上日本,上半場可謂佔盡優勢,呂威霆禁區逞凶、張鎮衙外線復甦,拉出多達9分的領先;但大和民族的韌性在第四節真實上演,靠著防守將差距拉回到3分,雖然張鎮衙再將領先擴開,但孤立無援之下,陷入互咬的僵局,最後在游艾喆穩穩的兩罰後,取勝拿下第11名,超越臺北世大運的第13名,創下歷史以來最佳成績。
▼新星展露頭角,穩定與輪番貢獻成致勝關鍵
這屆中華隊表現是漸入佳境,除了團隊磨合逐步到位以外,教練團的修正調整也快,才能在均勢戰局裡展現實力。游艾喆自然是這次最大亮點,靈活穿梭在球場間,傳球節奏難捉摸,絕佳的空檔意識串連全隊,場均7.6助攻幫助射手有更多空間出手,鋒線跟進與內線埋伏都有成效;自身切入與第一線防守也不馬虎,最後對上日本的比賽,還單場送出5抄截,已站穩主戰控衛的角色。高錦瑋的藝高人膽大成為教練手中的活棋,填補不足的切入能量,即便防守有些弱勢,但用速度彌補也有不錯成效,後4場比賽都繳出雙位數得分,展現強烈的攻擊企圖心。
鋒線則由邱子軒領頭,能裡能外的身手,加上一年來的職業歷練,確實有接班鋒線的氣焰出現,果敢衝擊讓人想到年少的林志傑,即便技術仍有待精進,但卻是少數具備能挑戰禁區高度的好手;朱雲豪及張鎮衙兩位高砲塔的表現也不差,出手不猶豫且準度不差,只要好好加強防守功力,邁向水準更好的3D側翼是有望的。禁區的林正和蔡宸綱是偶有佳作,呂威霆算是突圍而出,籃板跟防守對抗性越來越強,跟進意識也不差,在游艾喆引導下獲得不少發揮空間,都是未來值得栽培的球員。能在不同時刻挺身而出,幫助中華隊挺過重重困境,才能展現一支隊伍的韌性所在。
glacier1943
筆者應該很敏感~
鬼島籃球的問題是臨場戰術? 你不講我還以為你在說美利堅男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