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瓊斯盃多數球隊與中華藍的實力明顯有段落差,昨天迎戰美國可說終於是棋逢敵手,雙方賽前皆以6戰全勝之姿,並列本屆賽會之冠,不過這場比賽美國仍略勝一籌,除了開賽遭遇亂流,第二節將比分反超後,就一路將分差持續擴大,下半場始終保持雙位數領先優勢,最終也毫無懸念取勝,提前封王。

阿提諾遭封鎖、擋拆戰術失靈 美國是不同等級的對手
本屆瓊斯盃,美國派出NCAA一級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代表參賽。相較於其他國家都是臨時組隊且集訓時間短暫,以單一校隊參戰的美國,無論是陣容完整性、戰術體系或磨合程度,明顯優異許多。從比賽內容也能看出,美國賽前的戰術擬定,到實際上場作戰的計畫執行,都做足準備。
想要擊敗中華藍,限制阿提諾(William Joseph Artino)絕對是美國的首要課題。
前一篇文章曾提到,阿提諾在本屆瓊斯盃繳出MVP級的表現,此戰賽前場均23.0分9.4籃板、兩分球命中率78.7%,皆領先全隊,正負值場場都超過+10,也是陣中唯一。阿提諾的影響力確實不容小覷,不過也是因為前幾戰交手的球隊,陣中並無身材、技巧都能和阿提諾匹敵的長人,他的數據才會如此驚人。
此戰阿提諾終於迎來真正的挑戰,美國陣中共有四名身高在210公分以上的長人,兩大主戰中鋒Bent Leuchten、Dean Keeler更是身材與靈活性兼具。
除了指派高大長人和阿提諾近身肉搏,美國也針對阿提諾慣用的得分手段,制定相對應的防守策略。不僅在阿提諾低位持球時採取包夾,當阿提諾到弧頂持球單打,也能抓準阿提諾轉身運球突破的時機,迅速夾擊下手干擾。阿提諾在美國的重兵嚴防下,上半場相當罕見地7投盡墨、得分掛蛋。全場也只攻下本屆個人賽會新低的9分,正負值-17更是全隊最差。
此外,美國針對中華藍相當倚賴的招牌戰術,防守也相當強勢,不斷運用「Hedge」和「Blitz」,阻擋持球者的切入路線與傳球路徑,切斷持球者與長人間的連結。而且美國第一線壓迫極具侵略性,不斷給予身體對抗,下手斷球也很精準。中華藍團隊15次失誤看似不多,但大多為發生在三分線外,因此當中華藍被抄截,馬上就轉換為對方的快攻得分。
在阿提諾被封鎖、招牌擋拆又失靈的狀況下,中華藍只能回到鋒衛搖擺人的個人單打。雖然林庭謙、阿巴西和劉錚得分皆上雙,個人能力毋庸置疑,問題是搖擺人無限單打輪迴,並非中華藍最有效的進攻模式,這場比賽的結果也說明一切。
區域聯防遭破解 未能及時調整並非首見
進攻端陷入瓶頸,中華藍在防守端的表現同樣不盡理想。為了消弭身材差距,中華藍從開賽就祭出「2-3區域聯防」,比賽前段也收到不錯的成效。
由於區域聯防在美國並非主流防守策略,因此美國球員開賽不太清楚該如何破區域,打法相對單調,不論擋拆後切入攻擊,還是幾次外圍傳球後的三分嘗試,都無法對中華藍造成威脅
不過美國在首節中段一次暫停後調整打法,改以大量切傳搭配大對角傳球,讓協防輪轉疲於奔命,藉此打亂中華藍的區域聯防。接下來又加入更多上中策應,尤其是美國的小球四號Ofure Ujadughele,儘管身高僅196公分,但能切能傳的全面身手,讓中華藍防不勝防。
在區域聯防遭到對方破解的情況下,中華藍並未及時改變策略,除了阿提諾下場休息的片刻改守盯人,大多數時間仍以區域聯防為主。教練團大概是希望藉此將阿提諾留在籃下,發揮護框嚇阻力,但是當球隊落後持續擴大,確實可以考慮做些調整。
中華藍區域聯防失效,卻未能及時拿出對策,已經不是首次發生,前幾天面對伊朗的比賽,中華藍同樣在下半場因區域聯防被對方破解遭遇亂流。當時中華藍有些幸運地逃過一劫,勝負並未因此翻盤,此戰卻不然,中華藍始終在防守端拿美國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