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9/01

【NBA】公牛二三事:夏季聯盟賽後與最後一張雙向合約的歸屬 (下)

2023-24賽季的夏季聯盟結束,冠軍由五戰全勝的騎士和火箭爭奪,最終騎士獲勝,奪下本屆拉斯維加斯夏季聯盟的冠軍。公牛在這次的夏聯表現如何?球隊最後一張雙向合約獎落誰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作者:豬籠草

在認識公牛夏聯的13位球員,以及回顧他們的場上表現後,到底誰能順利拿到雙向合約呢?G-League的追夢者能逐夢成功嗎?讓我們先從雙向合約的本質談起。

雙向合約:拉近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雙向合約(two-way contract)肇始於2017年。當年NBA和開特力簽下贊助合約,將原本的次級聯盟D-League(The NBA Development League, 2001-2016)重組成現在的G-League(中文都通稱為發展聯盟)。雙向合約允許每支擁有D-League球隊的NBA球團(如風城公牛隸屬於芝加哥公牛),每年可以在既有的15位球員名單外,另外獲得兩張合約的額度(即15+2),這兩名球員除了在該球團隸屬的發展聯盟球隊出賽外,也可以登上NBA舞台。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雙向合約加盟的球員,有資格和出賽場次的限制。首先,NBA資歷不得超過四年(2023-24賽季有“Harry Giles rule",放寬部分因傷沒有實際打滿四年的球員仍保有簽署雙向合約的資格),每年原本只能有45天待在NBA,其餘時間替所隸屬的發展聯盟球隊效力,2020-21賽季開始調整為每年最多可以打50場NBA比賽,在NBA和發展聯盟之間升降的次數則沒有限制。

總的來說,雙向合約可以讓球隊更願意花費時間和金錢栽培實力在選秀會邊緣的年輕球員,或者因為各種因素,籃球之路顛簸的大齡新人,有彈性的升降次數,有助於這些球員不論是否被升上NBA,都能持續比賽,期待有朝一日轉為正式合約。2023-24賽季,隨著新版勞資協議的上路,雙向合約的額度從2名調整到3名,年薪也提升至$559,782(2022-23:$508,891),約等同於NBA菜鳥底薪的一半,接近560K的薪資對這些年輕球員來說更有保障。

Exhibit-10合約:雙向合約的前奏

除了直接和球隊簽下雙向合約的球員外,在開季前,我們可以看到某些球隊和自由球員簽下Exhibit 10合約(Exhibit-10 Contract)。由於Exhibit 10和雙向合約關係密切,這邊也有必要先說明一下:

Exhibit 10合約是一種不保障的底薪合約形式,Exhibit 10指的是合約當中的條款,若一份合約含有該條款,則球團可以在球季正式開始前,將這份合約轉為雙向合約或者隨時終止這份合約而不受到薪資上限的影響。搭配Exhibit 10的合約特性,先簽Exhibit 10但沒有在開季前被轉成雙向合約的球員,只要後續待在該隊的G-League球隊超過60天,可以額外得到最高50K(2023-24賽季調升為75K)的獎勵。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團和這些追夢者的黏著度增加,更多時間可以去觀察或培養他們。一般來說,NBA球團會和部分受邀參與訓練營或可能爭取雙向合約的球員簽Exhibit 10,該條款賦予的額外紅利,讓該名球員即使沒有獲得正式合約或雙向合約,也有更高的意願待在發展聯盟。

追夢者們一方面不需要到海外討生活,保持一定程度的曝光(G-League的轉播和宣傳也是職業規格),距離拿到NBA正式合約的機會也更大,除了薪資和NBA球員相比偏低外,大體上是雙贏的局面。

熱血的夏聯,限量的殘酷

對13位代表公牛參與夏聯的選手們來說,扣除三位有約在身的球員外,其他人想跳過雙向合約,僅靠5場比賽就拿到一份正式的NBA合約,除了實力外,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大多時候是難如登天的想像。

2023-24賽季雙向合約的名額將從2名增加成3名,對廣大的落選球員來說,等於多一個登上NBA舞台的機會。公牛在夏聯之前,已經把其中一張雙向合約給了UConn的冠軍中鋒Sanogo【詳見【NBA】公牛二三事:夏季聯盟賽後與最後一張雙向合約的歸屬 (上)】。當然簽下雙向合約依然有可能被揮棄,但沒意外的話,至多只有2個球員有機會被球隊用雙向合約留下來,而這還不包括沒打夏聯的潛在競爭對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而言,2022-23賽季,公牛為了空出名額簽下Terry Taylor,不得已只好放棄原本的雙向合約球員Malcolm Hill(開季時公牛的兩張雙向合約分別是Hill和字母家族的Kostas Antetokounmpo,兩人都沒有待到球季結束)。Taylor今年2月被溜馬釋出,旋即和公牛簽下雙向合約,並且在今年夏天收到球隊開的資格報價(Quiltyfing Offer, QO),成為受限制自由球員。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