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組最後一場比賽,一般都認為毫無懸念,澳洲將勝出晉級,只看日本能拼到什麼程度,但儘管結局不變,相信過程還是很讓人驚訝,日本竟能緊咬澳洲這支一眾NBA等級球員世界奪牌級的強隊。
日本從一開賽就展現近年靠三分球跟高個子球隊比拼的球風,儘管上一場勝出大英雄河村勇輝本戰表現不臻理想,但更矮167公分的老大哥富樫勇樹從板凳跳了出來,一球直接點名203公分Ingles的大號三分,尤其讓筆者印象深刻,日本就靠著外線,以及歸化中鋒Hawkinson良好的Roll in配合,咬住分差。

但隨後澳洲改用更多禁區錯位大打小與禁區小組切傳配合強攻(Giddey、Cooks、Kay與Reach為主),往日本機體劣勢死裡打,一度日本改採3-2區域聯防,但澳洲立刻以更多的無球配合與大角度快速分球,讓被迫到處協防的日本隊疲於奔命,在禁區幾乎只有Hawkinson一人在籃下護框/堪能對抗澳洲前鋒前仆後繼往籃下猛攻情況下,難以招架;同時澳洲在側翼與後場實在太多天賦,防守壓迫強度之高,雙方因此逐漸拉開比數。

等到第三節,澳洲方面Exum與Ingles接連投進三分球後,比數來到全場最多27分差時,幾乎全場都認為比賽結束了,而且分差只會越來越多。

卻沒想到,日本武士胸中的那股火仍在。富樫依舊有機會就嘗試幹大號三分,同時也仍不忘控球本分,連續兩場30+分的Hawkinson(今場33分,面對澳洲還能打出這種績效,無怪乎國外已有他到底有沒機會打NBA的討論),繼續做好吃餅、爭搶進攻籃板二波得分與籃下放好放滿(球)的手感工作,陣中唯一現役NBA球員的渡邊雄大也跳了出來,證明自己真的是NBA級別的球員,頻頻強攻單打,又切又射還頻頻討到犯規;連整場也失去準頭的富永啟生,也跳出來拋進了好幾顆驚奇拋投。

其實早在第二節就看得出來,當澳洲提高側翼後場的盯人壓迫,日本今場大概就只有這幾位真的還能得的了分,但沒想到的是,直到第四節他們仍沒有放棄,這四位主力還在繼續對著世界強權試圖力挽狂瀾而毫無畏懼,彷彿在回應全場也沒有放棄、依舊大聲應援的日本球迷們,那般如同武士的身影,的確值得全場粉絲的愛戴。一次50-50,渡邊雄大原本可望把比數拉回僅12分差的and 1被判定為進攻犯規後,儼然澳洲次世代的王牌Giddey接管了比賽,光是第四節他就攻下11分,為球隊守下勝利,但要知道,他原本可不是以得分為優先球員,能夠讓澳洲,讓Giddey決定這樣做以致勝,如此全力以赴,不啻是對日本最大的一種尊敬!

※日本的勇氣
雖然仍不敵澳洲分組遭到淘汰,但能拿下歷史性的第一勝(還是對歐洲球隊),日本已經算是完成預賽目標,且在這場對澳洲比賽中,日本展現的亞洲勇氣-全隊僅一位有洋人血統規劃,依舊令人欽佩。
在現場無論看到多少次?誰?都對富樫勇樹的對位,只能肅然起敬,對位者甚至高出他達近40公分,但對手這些在NBA都稱優秀的防守者(如Ingles/Exum/Matisse Thybulle),真的宛如把他當日本Curry在防,守到三分線外一大步、寧遠漏掉禁區,也要優先夾擊。


比起進攻,更讓筆者訝異的,是他在防守端也沒有被吃乾抹淨,甚至反過來壓迫澳洲王Mills,讓後者在對位時一直不舒服,屢屢運球半天也過不了人,寧願擋拆後換人打-但富樫往往也很快繞過掩護重新對位,且一直刀第四節,他都還是如此飛奔,不見疲累。這些特徵,也出現在其他日本主力身上,在談論技術面之前,或許更值得台灣見賢思齊的,是如何在面對世界強權時,能戰到第四節還沒被一面倒碾壓的體能與對抗。日本這幾年快速飛躍,他們能,我們能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