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世界盃》Josh Hart成為先發:美國主動變陣再取連勝

打完前兩戰後第三場碰到分組最弱的約旦,美國教練Steve Kerr主動變陣了。他將熱身賽開始就是先發但適應不良的Brandon Ingram降到替補,讓前鋒Josh Hart成為先發鋒線,跟控球Jalen Brunson、側翼Mikal Bridges三位同樣來自Villanova的冠軍校友再次連線。

作者:馬特洪峰

jp320ci

明明表現不好,還是可以贏球,這就是美國!

馬特洪峰

硬實力

打完前兩戰後《2023世界盃》美國初試啼聲:雖不滿意尚可接受,真正挑戰即將開始第三場碰到分組最弱的約旦,美國教練Steve Kerr主動變陣了。他將熱身賽開始就是先發但適應不良的Brandon Ingram降到替補,讓前鋒Josh Hart成為先發鋒線,跟控球Jalen Brunson、側翼Mikal Bridges三位同樣來自Villanova的冠軍校友再次連線。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人曾在Bridges大一時同隊過,那年Villanova抱走NCAA冠軍。Bridges全數替補上場,不過場均時間超過20分鐘是主力輪替。Hart是那一年隊中得分王,Brunson幾乎全先發但不是主控,沒想到時隔多年在國際賽再度一起出擊。

關於被降為替補一事,Ingram受訪時這樣說:

教練團認為我更適合與Tyrese Haliburton搭配,以及相對持球進攻較弱的隊友們一起上場,我也認同教練團的做法。

為了維繫團隊氣氛,Ingram還能說什麼呢?話說回來,Ingram在NBA大多也是聽從教練安排的乖乖牌,很有可能是真心話就是了。

選擇出戰弱旅約旦時變陣,Kerr就是為了第二輪及淘汰賽做準備。個人覺得對約旦之戰參考價值有限,畢竟大部分約旦球員對抗性和基本動作都跟美國有段差距,面對全場壓迫防守沒有招架之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Hart打先發效果非常明顯,雖然投射能力普通,但他決策快速不會多餘盤球,衝搶籃板的能力更是美國陣中頂尖。搶籃板、拼防守,不管攻守做到團隊需要的細節,職業生涯長期擔任萬金油的Hart對於扮演這類角色再熟悉不過。Ingram不是不好,但他知道怎麼打無球、學會判斷場上狀況前,Hart會是更適合美國的球員。

關於變陣一事,Kerr在約旦之戰後這麼說:

我們正在嘗試不同陣容,國際賽棘手的地方就是時間很趕,短時間就要確定球員定位,不像NBA例行賽有較多時間調整。 

組訓時間不足導致美國必須持續摸索陣形配置,雖然個人之前預測Kerr不會變先發陣容馬上被打臉,但是願意做出調整總是好事一件。

Hart擅長爭奪籃板的強項是另一先發原因。帳面身高6-5的Hart是陣中第二矮僅勝過Brunson,但他是目前美國籃板王。面對高大的希臘Hart抓下11個籃板,其中5個是進攻籃板佔全隊的一半;碰到約旦打了17分鐘抓了12個籃板又是全隊第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戰中鋒Jaren Jackson Jr.籃板普通需要隊友幫忙,美國整隊高度又不如人,另外一位鋒線Bridges籃板不強、又必須第一線主守對方頭號攻擊手難以分身,Ingram雖然有高度但爭搶意識不足,用Hart先發加強籃板鞏固也是一種解法。

另一位盤球過多的先發Anthony Edwards,還是一樣優先尋求自己的攻擊機會往裡面衝,出手次數是全隊之冠,幾乎是出手第二多的兩倍。雖然還是喜歡往人堆裡面撞,但配合超強的爆發力和對抗性偶爾能買到犯規。Edwards是美國鋒線中切入最有破壞力的一位,對比Ingram前三場完全沒有站上罰球線高下立判。

此外Edwards擅長利用強大運動力幫忙保護籃板,有Edwards和Hart一起在場才能確保防守籃板。畢竟要施展拿手的攻守轉換,除了可遇不可求的抄截之外,抓下籃板快速推進的次數還是最多。

Edwards自信心爆棚、勇於出手從不退縮,出戰蒙特內哥羅時再度展現這個特性。

出戰蒙特內哥羅時美國陷入本次世界盃第一次逆風。整場比賽籃板被抓爆、自己三分線10投僅1中,即使製造對手大量失誤但無法轉化成分數,半場打完一分落後。陣中得分王Edwards、主戰中鋒JJJ上半場皆一分未得,前幾場狂抓籃板的Hart同樣魔力不在。

落入這種大逆風局,主要靠著替補雙衛Tyrese Haliburton、Austin Reaves維持分差,第四節直接讓他們兩人打完最後收尾。Haliburton的傳導、Reaves頻頻製造犯規上罰球線,兩人一共抄截五次讓蒙特內哥羅付出代價。

雙衛之外Edwards下半場狂砍17分、JJJ也有11分挹注,兩人下半場回神讓美國得以從泥淖中拿到勝利。

蒙特內哥羅徹底掌握制空權,然而美籍歸化後衛Kendrick Perry發生五次失誤、主戰中鋒Nikola Vucevic有四次失誤,成為整場比賽勝敗分水嶺。兩邊僵持到最後關頭,然而蒙特內哥羅還是頂不住美國的體能和深度,第四節最後關頭只能看美國揚長而去。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