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宗明義先來探討兩個問題:
一、小市場球隊要如何提升競爭力?
二、Kevin Pritchard接任溜馬總裁以來做過哪些事?
第一題當然是針對和大市場球隊比較有差別的地方,若是那種大家都得做的就不特別提了,我認為依照重要性的排序大概有這些項目:更重視靠選秀培養核心、更加保護已有的資產、需要功能性比較全面的第六第七人、需要從砂礫中找到能用的功能球員。
選秀的部分很容易理解,保護已有資產是指在非打掉重建的時候,如果要進行球員的異動,換回來的球員再交易價值要高於送走的球員,且一些小張而有價值的合約也要斤斤計較,別輕易變成空氣,功能性較全面的第六第七人主要是預算考量,小市場球隊除非在爭冠時期,高薪的球員大概就是6、7個人,所以先發以外比較重要的工作多由一兩個人包辦,比較無法在替補端也去做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設定,至於砂礫中找出能用的球員是小市場球隊比較沒有吸引被買斷球員或求冠老將的光譜,只能從二輪選秀、落選、或待業這些管道去找。
Pritchard幾乎違背了所有提升競爭力的要素
Pritchard在2017年休賽季上任,上任第一件事是送走喊出trade me的Paul George,這筆交易在後來的某一段時間內,被認知是一筆不錯的交易,主要是Pritchard慧眼獨具拿到當初發展不順的Victor Oladipo和Domantas Sabonis,若要用後來Oladipo受傷和Sabonis面臨球隊重整時又被送走來反推這交易不成功是有點太過份,但無可諱言,當初Paul George的交易對比於之前之後的球星異動,收回的代價是偏低的,尤其是沒拿到任何首輪選秀權。
在同一個暑假,Pritchard其實還有做兩筆重要的簽約和一筆重要的交易,分別是簽下Bojan Bogdanovic和Darren Collison、交易回來Cory Joseph,加上Larry Bird在更前一年引進的Thaddeus Young、回鍋的Lance Stephenson,以及溜馬自己培養的Myles Turner,溜馬靠著這不錯的8人主要輪替拿下48勝,比前一年George還在陣時的戰績更好。
隔年Pritchard更把主力輪替擴充到9-10人,前一年的主力只走了Stephenson,又多簽下Tyreke Evans、Doug McDertmott,下半季還在買斷市場撿到Wesley Matthews,這年溜馬維持48勝的季賽成績,但季後賽比起前一年和最後的東區冠軍騎士血戰7場落敗,這次第一輪就被賽爾提克4:0清盤。
到這時為止,給溜馬比較公允的評價是打造出一支深度不錯、有前瞻性的年輕球隊,但缺乏更上層樓需要的大球星,那年溜馬的整體薪資結構其實也很漂亮,千萬以上的有5人,但除了Oladipo拿21M外,另外4人都在10M出頭,兩張中產都有發揮效用,Turner和Sabonis還在拿新人約。
然而到這年的休賽季,就是溜馬天災人禍的開始,天災的部分是Evans吸毒遭到禁賽,或者再加上一個Collison合約到期後想去當牧師,打亂了Pritchard的佈局,而他在2017上任時簽下來和拿回來的,除了George交易案的兩個主角外,也都是兩年約或到2019到期,那個暑假溜馬清出40M的薪資空間。
要說因為季後賽的停滯,Pritchard有足夠的理由對他自己這兩年打造的陣容投下不信任票,這也沒到不能接受,好,這個暑假溜馬的起步,在前一年的10人輪替中只剩下Oladipo、Sabonis、Turner、McDertmott 4個人,Pritchard要用這40M的薪資空間去補齊輪替。
首先他在選秀會上拿了白人中鋒Goga Bitadze,Bitadze後來為何發展不順先不討論,但此時拿Bitadze,已經可以預期這不是一個刀口上的補強,因為溜馬還在陣的4個主力輪替中已經有2個年輕中鋒,接著溜馬在FA大動作拿下Malcolm Brogdon和用二輪就換回T.J.Warren,這時已經花掉了30M,最後一筆錢用在Jeremy Lamb身上,不過7月底之後仍陸續用特例拿下市場上的一些漏網之魚,主要是T.J. McConnell和Justin Holiday。
考爾
春少大您好,小弟也是拜讀了很多過去春少大所寫的,除了國王外也包含其他隊伍的評價及分析文,覺得受益良多,剛才才翻到這篇兩個月前的文章,但以自己作為溜馬15年以上的粉絲來看,除了有些事實描述不對外,評價也有很多差異:
1. PG的交易從當初的消息曾經和雷霆、金塊、湖人、暴龍、拓荒者等隊洽談,除了拓荒者的包裹裡有最高順位的籤外(Harkless+某先發+#15+#20,後來和國王換了Zach Collins),其他包裹也都是沒籤或是樂透區外偏首輪末的,即使當時的溜馬偏好是籤,但最終換成Oladipo和打一年的#11 Sabonis並沒有偏離期望太多,畢竟交易也是對方對你的球員有興趣和有籌碼才能談啊。
2. Evans和Collison的狀況當時完全沒有打亂KP布局的可能,本來就只簽一年12M約的Reke一度肥到238磅,籃下命中率生涯新低,剩外線和切傳勉強維持輪替;DC則是溜馬本來就預期維持核心補強後場,在他退休以前基本上就有溜馬想換更強控球的風聲了。
Warren的交易是在當年選秀前就已經完成,不是FA開市以後,他的到來本來就代表Bogey和DC不會回歸,溜馬預期要更加補強後場。
3. Oladipo的受傷是2018-19,而全隊剩下Bogey能夠單人突破的情況下被塞爾提克橫掃,隔年泡泡時期Oladipo大傷剛歸來,但Lamb在打暴龍的時候斷了十字韌帶,在那之前他就是預計Oladipo回歸以後的第六人。前一年在黃蜂當Kemba旁邊的第二得分點,說溜馬沒有找強勢的第六人這點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4. 2021-22的思維當初就是拚最後一次win now,先發是Brogdon/ LeVert/ Holiday/ Sabonis/ Turner,當下選進Duarte是被認為最適合拚現在的選擇,絕對不是浪費。但是這五人只在一起打了8場比賽。Brissett是溜馬4月才簽的,該季初還在暴龍打球;至於TJM,我看不懂春少指的停損是什麼,他在那年12月動了右手韌帶手術一直休到季末才意思意思上了兩場,難道這應該是要趁受傷交易的嗎。
4. Turner搭Sabonis我的評價就是1+1=2;Turner護框和三分讓他可以去犧牲進攻打延伸四號,防守照樣站五號位護框,19-20是第一個試驗雙塔的賽季,在這之前也有讓兩者聯袂出擊贏下第四節的紀錄。19-20的泡泡Sabonis受傷整個沒打,20-21換Turner只打了47場,Pritchard我記得是21賽季結束的記者會有坦言很多溜馬交易的傳言(塞爾提克、黃蜂和勇士)都是真的,而他有向可能交易的球員坦承這件事。他一直是有在考慮交易的,即使兩人相搭的樣本數並不算多。
5. Brogdon的個人技術問題我大致贊同,但他和Sabonis是當時溜馬最有效率的擋拆組合,他的問題是受傷回來的表現很不穩和20-21只擔任一年教練的Bjorkgren情緒管理有問題,讓Brogdon在出手長兩分或切入沒進的時候會受到壓力,他最放開打的一年是19-20賽季,但那年的後場包含他都不太健康,他處理的炸彈也相對多。
6. KP和Carlisle一直是有意識到Turner當中鋒時球隊的問題的,所以從去年拉Smith先發到今年夏天補進Toppin跟選進Walker一樣,想加強蠻逆潮流的純四號位(或可以說不算及格的小球五號)來幫Turner幹一些單防很粗的面框怪獸和籃板的髒活,但Smith上季空檔三分命中率大跳水還把自己玩出輪替,今年主要還是靠更好的外圍防守而不是靠Toppin或Walker和來撐住防守。
BB的補強我認為進可攻退可守,從去年季末就確定了Mathurin這季的先發位置和Hield將調去替補,Brown和Hield都不是拿來卡Mathurin位置的,而是溜馬已經目標設定在季後賽,他們包含Nesmith的側翼海是來填補年輕人狀況不佳的最佳人手。
7. 最後再討論到陣容適性,除非今天滿足大刀闊斧我們不要Turner了以及好欸又有明星持球鋒線的加入兩點,否則我不認為KP的建隊思維有出什麼問題,他知道球隊是需要什麼的,而去年Nwora的籃板和防守證明自己也只適合打正統三號兩點也都有被教練團清楚認知。
小市場球隊堆積資產不外乎開坦,或是慧眼神選,不然就就是組個有競爭力的陣容吸引優秀的二線明星加入。我認為溜馬從Oladipo時代開始選秀資源就因為交易偏少,也有win now而犧牲掉的球員,這些KP責無旁貸,但對於批判他只賭眼光,我認為是與事實有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