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9/07

破繭而出,邁向頂尖的水手游擊J.P. Crawford

2023年的Crawford,終於繳出當年百大新秀前段的身手,蛻變為聯盟打擊能力最好的游擊手之一。

作者:JohnnyHsu

想到大聯盟中生代游擊手的代表人物,我們腦海中會浮現幾個名字,好比Carlos Correa、Dansby Swanson、Corey Seager、Javier Báez、Trea Turner、Xander Bogaerts、Francisco Lindor等。但其實他們的年紀都在30上下,只是新生代的Bo Bichette、Wander Franco、Gunnar Henderson以及Bobby Witt Jr.已經崛起,在各自的球隊裡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繳出更勝於藍的成績。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游擊超新星:Bobby Witt Jr.

季中回顧:2023大聯盟最值得關注的新秀打者們表現如何?

夢想的起點:2023大聯盟新賽季最值得關注的新秀(打者篇)

但有一名與Correa、Seager等人同世代的游擊手,直到今年才終於破繭而出成為球隊的游擊核心,那就是曾經連三年入選百大新秀且連三年都是聯盟游擊新秀前五的J.P. Crawford。

Crawford是2013年首輪16順位被費城人選上的高中球員,只花了兩年就在2015年登上2A、繳出.265/.354/.407、wRC+121的好成績,該年也是他第一次入選百大新秀(21)。隔年Crawford被評為百大新秀第五、整年都在2A+3A度過,雖然在3A稍微遇到撞牆期,但大聯盟已經近在咫尺。2017年被評為百大新秀第七的Crawford,整季在3A打出.243/.351/.405、wRC+114的成績,也在九月順利迎來大聯盟初登場,短暫的大聯盟初體驗留下.214/.356/.300、wRC+83的尚可內容。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Crawford始終沒有在大聯盟打出他百大新秀前段的身手,後續也成為Jean Segura、Juan Nicasio 、James Pazos交易案的包裹,與隊友Carlos Santana一起被交易到西岸的水手。

在水手的前兩年,Crawford仍然沒有打出平均以上身手的成績,2019/2020年的wRC+分別是87與95,但他靠著不錯的守備功力站穩大聯盟,甚至在2020年繳出OAA(Outs Above Average,出局製造值,分數越高越好)7的成績,該年也是Crawford生涯首度獲選金手套獎。

2021年開始,Crawford在大聯盟站穩腳步,連續兩年繳出聯盟平均之上(wRC+皆為103)的成績。雖然防守能力退步,但Crawford打擊逐漸成熟,2022年更是生涯首度在攻擊分數(Off)上拿到正分(1),也讓人期待Crawford的打擊是不是就此開竅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年的Crawford,終於繳出當年百大新秀前段的身手,蛻變為聯盟打擊能力最好的游擊手之一。截至美國時間9/6,聯盟游擊手wRC+最好的是整季狀況都維持巔峰的Seager(180),第二名就是Crawford(136)。此外,Crawford的wOBA(加權上壘率,判斷一名打者進攻火力的數據,越高越好)為.363、也排在聯盟游擊手第二,這兩個數據都是Crawford生涯最佳。

而Crawford這賽季爆發成長的wRC+甚至是全隊合格打數打者中最高,比下半季進入無雙模式的Julio Rodríguez(132)還來的高,fWAR(3.8)也高居全隊第三,僅次於J-Rod與強投George Kirby:所以Crawford在2023賽季蛻變為聯盟頂尖游擊手之一,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Crawford這賽季的擊球初速(89mph)與強勁擊球率(37.2%)為生涯最高,其保送率(15.3%)更是聯盟頂尖水準(贏過98%的打者)。此外,Crawford這賽季面對變速球以及速球的打擊率都超過三成、長打率也都超過.472,這兩項數據也都是生涯最佳,雖然面對變化球的打擊率是慘澹的.193仍瑕不掩瑜。Crawford的打擊能力提升,與他精進的選球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三振率(20.1%)是四年來最差,但他的追打壞球率(Chase%,18.1%)和揮空率(18.7%)皆為聯盟頂尖水準,其中追打壞球率更是贏過97%的打者。

攻擊型態上,Crawford這賽季的拉打率(41.4%)為生涯次高、擊球仰角也是2018年以來的新高(14.3度),連帶讓自身的滾地球率(39.3%)降到生涯次低、飛球率(23.2%)提升到2019年以來新高、平飛球率(28.6%)提升到生涯次高。我們也知道,當飛球與平飛球提升的時候,更能形成安打,這多少也能佐證Crawford本賽季的BABIP(場內球安打率)為生涯新高的.329是其來有自。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