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9/09

《雜談:史上最弱的美國隊!?寫在銅牌戰之前》

什麼是史上最弱?有明確的定義嗎?

作者:Aming Tābha

前言

這次世界盃的美國隊自成軍以來,因為沒有大牌球星坐鎮就被冠上「史上最弱美國隊」的稱號。從開賽來的一路顛簸,到複賽吃到第一場敗仗,再到無緣金牌戰,似乎在在坐實了這個「史上最弱」的稱號......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不公平的評價

筆者必須老實說,把任何國家代表隊冠上「史上最弱」的稱號,對於犧牲休息時間只想為國爭光的選手來說,極度不公平!就以這次籃球世界盃的美國男籃代表隊來說,不可諱言地,成員資歷普遍尚淺,在NBA取得的成就頂多就是入選明星賽(好,我知道JJJ是年度防守球員),相較過去有MVP或年度前三隊的選手,的確在星度上差了一截,不被外界看好那倒也理所當然,但是,偏偏他們代表的是世界籃壇霸主美國隊,所以又被大家寄予過度的期待......

然而,一方面覺得他們很弱,卻又認為他們應該要打得好;一方面覺得他們很弱,卻又在他們輸球時用“爆冷”來形容,不覺得邏輯上有矛盾嗎?

這樣不僅對美國隊不公平,也對擊敗美國的球隊不公平!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最重要的是,如何界定“史上最弱”

 

是成員資歷嗎?

是敗場數嗎?

還是名次?

如果是成員資歷

那如果今天美國拿到金牌,是不是外界就會改口變成:英雄出少年!?

其實在2010年世錦賽及2014年世界盃,美國隊都曾經在組隊之初被質疑過星度不足。然而,正所謂贏球治百病,在全勝奪金後,質疑轉為讚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自由體育

如果是敗場數

目前美國隊還有一場銅牌戰沒打,已經輸了2場(複賽輸1場;淘汰賽輸1場),在這裡提供幾個數字給大家參考:2019年世界盃輸了2場(淘汰賽1場;排名賽1場);2004年奧運輸了3場(小組賽2場;淘汰賽1場);2002年世錦賽輸了3場(複賽1場;淘汰賽1場;排名賽1場)

如果是名次

 這次美國隊最好可以拿到第三,同樣第三的有2004年奧運及2006年世錦賽;如果不幸拿到第四,成績還是贏過2002年世錦賽的第六及2019世界盃的第七

所以,筆者以為“史上最弱美國隊”,無非是搏版面的聳動標題,似乎欠缺堅強的立論基礎

 

現實的情況

美國仍然是籃球實力最強的國家,擁有實力最強的職業籃球聯賽及最充沛的籃球人才庫,撇除球員參賽意願問題,理論上要再組成三隊與這次代表隊實力相當的隊伍,絕對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然而,國際賽講求的就是團隊配合,其他的國家隊其成員大多是從青年隊時期就開始配合的,美國隊則不然。雖然在2004年奧運痛失金牌後,美國籃協就有計畫性地進行國家隊組訓,但是組訓磨合的時間就是不如其他國家,更甭提,球員對於FIBA規則的不熟稔、對裁判吹判尺度的不適應等,種種的因素導致了現在的美國隊雖然仍是強隊,但是不再是無堅不摧,想要制霸國際籃壇,除了實力外,可能還需要一點運氣了

未來的期盼

如果有一天,人們不再認為,美國隊的贏球是理所當然,而美國隊的失利也不再成為新聞標題時,那才是國際籃壇真正達到平等之時!

至於,迄今仍偶爾被媒體用來稱呼美國隊的稱號:Dream Team(夢幻隊),早已不合時宜,就讓它永遠停留在1992年美夢之中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fiba.basketball/news

FB粉絲專頁:My GOAT is called MJ!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