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連勝之後是七連敗,七連敗之後又是四連勝,最近的龍軍表現只能用「大起大落」形容。上週終於盼到吉力吉撈歸隊,但其餘打者的狀況,仍須盡快調整完畢,好面對可能的季後賽。
說到季後賽,我想差不多可以來問這個問題了:「如果上下半季冠軍沒能包辦全年前兩名,則季後挑戰賽誰享有主場優勢?又半季冠軍是否仍然先取一勝?」以目前的態勢來看,半季冠軍並未包辦全年前兩名的機率相當高。
這個賽制改變本身當然是好的。不過我查過規章,顯然當初想出這個賽制的時候,並未考慮到我前面說的這個問題。其實2020年就發生過類似的狀況,雖然大家最後的印象可能都是「統一下半季突然奮起,樂天就地躺平」,但以全年勝率來說,樂天仍然是第二名。2019年也是,富邦分別拿到上下半季的第二名,全年勝率與Lamigo並列第一,下半季冠軍中信兄弟則是全年第三。
當然,中職過去的慣例,似乎都是「先求有,再求好」,不太會一次考慮到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總是遇到問題,才慢慢想解決的方法。現在問題擺在眼前了,請問幾位領隊,或是會長跟秘書長,該怎麼辦呢?
言歸正題,上週打線算是回歸到正常水準。雖然嚴格來說,打擊率跟上壘率還是低了一些,但長打表現相當出色,也讓得分效率跟其他四隊不相上下。不過還是有一件事情值得留意,保送率自八月以來,都一直是低於聯盟平均甚多的狀況。
可以說除了打者揮擊狀況不佳外,難以靠選球上壘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然,隊上除了李凱威以外,多數打者出棒慾望都相當強烈,一時半刻也改不了,甚至可能他們就一直會是這樣的打者了。只能希望打者們擊球時能多一點耐心,然後盡快找出更好的揮擊策略吧。
另外有幾個打者我想特別談談,首先是林智勝,恭喜他上週打出了生涯303轟。然而,那是他上週唯一的安打,而且14個打席中就被三振了8次。現在各隊都知道,他對於145以上的速球幾乎毫無抵抗力,即使他知道對手就是會丟速球過來,他還是常常出棒過慢。更別提,上週他還分攤一壘防守,更加劇他體力的消耗。
問題是,瑪仕革斯也還不穩定,李展毅則尚待打席餵養,拿莫下二軍之後,狀況也不是特別理想。現在的狀況就是,你說林智勝衰退了,應該換個人來守一壘,但除非是吉力吉撈去守一壘這個選項,短時間內可能也找不到更好的人來守,實在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另外吉力吉撈歸隊第一場就開轟,顯見他的身體狀況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只是,扣掉那支全壘打,剩下11個打席他就被三振了5次。畢竟他兩個禮拜沒有正式比賽了,可能還是要給他一點時間,慢慢調整回正常的他吧。
還有郭天信,在歷經整個八月的低潮後,他上週單週OPS+難得突破100。不過主要是因為他打出了兩支長打,若以打擊率的觀點,他也還沒調整到理想狀況。他上週的滾地球比例高達六成,也證明了他目前揮擊狀況還沒調整好。
雖然很想說,希望他在低潮的時候可以多有一點耐性選球,不過如果他可以做到,大概早就做了。只能說打經典賽雖然會累積球迷,但例行賽的成績,也只能自己負責了。
郭天信的狀況還可以用疲勞解釋,劉基鴻的狀況就相當讓人擔心了。雖然劉基鴻上週仍是隊上少數OPS+破百的球員,然而他整週僅有1次三振跟1次保送,可說完美貫徹「球來就打」這句話,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他的狀況發生在郭天信身上,我會覺得很正常,但是劉基鴻這樣的長打提供者,應該要不畏懼三振,球球全力出擊才是。
這才是劉基鴻應該要有的樣子啊
「為了球隊」刻意去打好球帶以外的球,對於他想長成為真正可靠而穩定的四棒而言,並不是好事。說直接一點,現在的劉基鴻真的讓人想起張泰山,但劉基鴻並沒有張泰山等級的球棒控制力,也因此他勉強去碰的球,很多時候並不會有好的結果。要想成為強打者,甚至是長打者,鎖定好球帶,對好球帶內的來球全力揮擊才是正道。
至於投手部分,實在也沒什麼特別能說的。雖然後援投手看起來表現很慘烈,但有五分集中在同一場,當然防禦率容易爆炸。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先發投手的FIP,其實高於防禦率甚多,當然還是相當優秀,但主要是靠守備收下了很多球。當然這季隊上防守一直都是相當優異的,但就會讓人擔心,如果哪一天不幸這些球落地了,那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