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第三季季前分析—新北中信特攻篇
中信特攻,歐陸球風。兵強馬壯,連霸之姿。
看點引言:中信特攻作為T1聯盟第二季的總冠軍,靠著強大的團隊體系和優異的本土很輕鬆的以例行賽25勝5敗的成績,以及季後賽7勝0敗的紀錄,直接碾壓其他球隊拿下總冠軍。但是在這一季各隊積極補強的情況下,中信特攻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麻煩,同時也是中信特攻要開啟連霸之路的重要賽季。下面就讓小弟我帶各位一起來分析一下,中信特攻各個位置的人員,擁有的優勢與劣勢,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關鍵的人物。那麼時間寶貴,就讓我們開始吧!(劣勢和須解決的問題會著重描寫,畢竟是職業,這季又要尋求連霸,要嚴格一些)
球員名單分析:
控球:劉人豪、林韋翰(受傷)、李沛澄、魏家豪
鋒線:謝亞軒、阿巴西、劉韋辰、黃泓瀚、陳鈺安、周承睿、劉旻諺、飛克
本土內線:譚傑龍、曾文鼎
中鋒:艾德、克力斯、傑卡
(想不到吧!控位海不見了,變成鋒線海了)
中信特攻上一季被大家稱為控位海的情況下,這一季的控位只剩下四人,林韋翰的膝蓋動刀,預計要等到下半球季才會回來。李學林的離隊和林秉聖的離開都對中信的後衛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新賽季就是由魏家豪、李沛澄、劉人豪這三競爭先發,我個人認為在新的賽季應該會由魏家豪擔任先發控球,李沛澄、劉人豪擔任替補。
鋒線上的先發陣容應該還是延續去年的謝亞軒和阿巴西,飛克和黃泓瀚去擔任替補,讓板凳上來能夠維持戰力。
內線的部分就要看譚傑龍能不能補上曾文鼎越來越年邁的體能問題。
優勢:中信特攻的優勢一樣非常的明顯,進攻上他們有著非常強大的歐陸球風,極佳的團隊配合以及默契。中信的洋將不貪功,個人也擁有不錯的能力,就比如複製人軍團的艾德和克力斯都擁有良好的傳球視野,外線投射能力,內線的拋投能力。這讓中信能夠打出他們想要的風格。在今年完全選擇了歐洲的洋將後,歐陸球風將會得到極大化的加強,加上他們的助理教練也是歐洲人,團隊配合也來到第二年,中信整體的配合以及球的流動會更加的完整與流暢。
中信的第二個優勢在於他們有的目前中華隊接近四分之一的人選,包含了林韋翰、謝亞軒、阿巴西和曾文鼎,這讓他們的先發戰力非常的強大。
中信的第三個優勢是年輕。各位千萬不要小看體力的問題,當你打到季後賽的時候,你的體力會一場比一場低。中信擁有的年輕球員,他們可以一整場比賽全場壓迫你,他們的體力看起來很像是無限的。而且中信擁有很好的全場壓迫體系,以及半場的陣地戰包夾系統。這樣他們的防守會帶給對方無盡的壓力,並且他們的防守還能轉換成快攻,這讓他們的攻勢更加難防。
劣勢:中信特攻的第一個劣勢,預計會出現去年上半季的問題,也就是會有其中一節當機的情況。去年中信在上半季輸的四場比賽,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都是其中有一節無法得分,出現進攻當機的情況。就以打海神為例,中信輸給海神的其中一場比賽就是在第三節的時候,全隊出現中風的症狀,完全投不進。就是有空檔也投不進,甚至連阿巴西灌籃都灌不進,這也讓中信輸掉那一場比賽。第一場打到雲豹的比賽的時候,中信在上半場其實是大幅度的領先,但是一樣在下半場出現了當機的情況,這也導致那一場比賽最後延長賽崩盤。
中信的第二個劣勢就在於高度,我們可以從人員名單中很清楚的發現,中信的本土內線只有譚傑龍和曾文鼎兩人。這個問題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但是由於去年中信特攻的後場非常的完整,可以直接彌補掉這個問題。今年在後場人才流失的情況之下,外加曾文鼎又老了一歲,是否還能夠撐起中信的內線,會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並且中信洋將的高度也只有210公分以下,所以在面對到像海神、台鋼這種擁有大中鋒的隊伍時,中信的內線會非常的吃緊。
職4起看球人
將球員名字寫錯,是不禮貌又不專業的...要改進
一休和尚
感謝你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