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棒球項目預計從10/1展開,那中華隊的24人正選名單,也早在六月底就已經公佈,今天先讓我們來聊聊,野手陣容吧。
這次中華隊是由全越運動的副領隊,吳思賢領兵,最初選的24人有13名野手、11名投手,但隨著味全龍隊的林凱威,因傷退出後,補進了旅日西武獅的野手吳念庭,最終以14名野手應戰。
包括了2名捕手,林家正、戴培峰,8名內野手,陳敏賜、李亦崴、廖俊凱、鄭宗哲、李灝宇、林立、林子豪、吳念庭,還有4名外野手,申皓瑋、林安可、林子偉、楊振裕。
接下來我就從第一棒開始,依序排出我心目中的最佳亞運先發打序,大家也可以先寫下自己的版本,最後再來對照一下,跟我選的有哪些不同吧。
首先第一棒,我會交給旅美野手,鄭宗哲,讓他負責游擊守備。
相信大家今年在經典賽時,已經見識過鄭宗哲的能力了,四戰比賽他都擔任先發二壘手打開路先鋒,繳出0.333/0.412/0.467的打擊三圍,打擊技巧好、選球謹慎、又有速度,可以說是第一棒的最佳人選。
今年回歸海盜後,鄭宗哲的旅美層級大躍進,從1A、高A再到現在的2A,農場排名也節節攀升,目前排名第20,海盜教練也形容,鄭宗哲個頭嬌小,身體卻蘊含力量,是能夠有「強勁擊球」的打者,搭配他自身的腳程優勢,讓他能製造出很多的二壘跟三壘安打。
雖然鄭宗哲經典賽時,主要鎮守二壘,只有一場是江坤宇手不舒服退場後,短暫接替守游擊,但其實他在海盜守游擊的場次是比二壘多的,防守能力也屢獲肯定,懂得觀察打者習性去佈陣,傳球揮臂動作小,出手速度也很快。
經典賽內野教練陳江和也提過,鄭宗哲在接球的協調性,還有防守移動速度這塊,都展現了非常高的水準,完全是一位游擊底的選手,所以當時在他跟江坤宇的抉擇中,也考慮了很久,畢竟兩個人真的,都很適合。
那這次亞運陣容中,雖然有不少人具備游擊防守經驗,像林子偉、李灝宇、吳念庭等,但都沒有像鄭宗哲這樣,是今年常駐游擊大關的,所以由鄭宗哲來扛這個位置,應該是毫無疑問的。
再來第二棒,我的選擇是林立,然後安排在指定打擊的位置。
林立今年在經典賽主要是打二棒,被放在DH,繳出0.467、逼近五成的打擊率,安打數跟張育成並列全隊第一,向世界證明「中職三冠王」,在國際賽的舞台上,也是能打出好成績。
只不過,回歸中職賽季的林立,今年身體出了蠻多狀況,先是揮棒時造成右手擠壓腫脹,後來在跑壘時傷到腳,出現拇指外翻發炎的情況,近期歸隊又因為跟林智勝相撞,引發輕微腦震盪。
厲害的是,林立在這樣因傷打打停停的情況下,還可以繳出151的OPS+,排名聯盟第四,僅次於廖健富、陳俊秀、陳鏞基,火力依舊是頂尖水準。
其實我原本是考慮,讓林立下去守備,但後來樂天教練團有說,傾向他以打擊為主,所以最終決定跟經典賽一樣,放在DH的位置上,畢竟他要能健康,才能對中華隊有更大的貢獻。
下一個是第三棒,我的選擇是旅日好手吳念庭,會把他放在一壘的位置上。
吳念庭跟鄭宗哲、林立同樣,今年都參與了經典賽,外界原本預期,他畢竟屬於日職的短槍工具人,在經典賽可能會排在後段棒次,希望能用防守幫助球隊就好,火力不是重點,結果吳念庭卻拿出攻守俱佳的表現,四場繳出以0.333/0.444/0.533的打擊三圍,還有一發紅不讓。
四場看下來,我對吳念庭的本壘板紀律,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很少會看到他,去揮投手的引誘球,選球真的很好,在三壘防區的守備能力也夠穩定,不論是趨前接球,或者邊線長傳都難不倒他。
雖然今年西武換監督,又找新洋砲之後,導致吳念庭在一軍的場次銳減,可是他在二軍還是有維持手感,打擊率高達0.341,身體也保持的很健康,我覺得大家不用對他的能力,有太多的擔心與質疑。
mario
大大安排的打線雖然棒次有所出入,但跟這兩天比賽超級接近,連捕手更換都跟教練團一樣,真是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