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我是來圓夢的。」
「但我和大家一樣,上了場就是來競爭的。」
「我想要贏球,想要打球。」
跨聯盟籃球邀請賽,東方譯慷以領航猿、夢想家培訓聯隊的球員身分出戰,在之前的比賽上場17分鐘,高效率攻下10分。賽後在接受採訪時,他一度哽咽,這些年來追夢的委屈與辛酸,終於止不住潰堤。
「大概是在國中、高中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沒有達到大家的期望。」
「最直接的就是『你怎麼沒有你爸高』?」
「這句話我大概聽了五年吧!」
父親是中華職籃CBA元年MVP的東方介德,這讓東方譯慷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許多資源,但同時關注與壓力也是這些「球二代」無可避免的。2013年從籃球名校金華國中畢業後,與同期的同學陳振傑、王律翔一起到美國高中打拼,只是受限於身高與球技上的發展,東方譯慷沒有取得任何NCAA D1的獎學金。
「可能大家關注我是因為我爸。」
「好像我沒有我爸,我就什麼也不是。」
「所以還蠻慶幸旅美這段時間,因為可以從零開始。」
「在這裡,你的身分是東方譯慷,而不是東方介德的兒子。」
或許意識到籃球的發展到了上限,東方譯慷選擇放下籃球,到華盛頓大學專攻電機工程,這也讓他在回台灣之後,有機會進入台積電工作。

有著漂亮的學歷,做著高收入且有前景的工作,如果故事到這邊,這或許是一個不夠完美,但卻圓滿的結局。
可是,東方譯慷的籃球夢卻沒有熄滅,即使已經離開高強度的賽場多年,他仍選擇辭去高薪的工作,參加選秀並加盟中信,為自己的夢想一搏。
「很久沒有在場上打球了,現在有這個機會,我真的格外珍惜。」「不管未來是失敗,還是成功,我都不後悔做這個決定。」
但事實是,在人才濟濟的中信,已經離開高強度籃球一段時間的東方譯慷,兩季下來也僅獲得7場的出賽。即使他非常努力,連昔日隊友的林秉聖都稱讚,但空窗期並不是馬上就能填補的,再加上又是在目標衝擊冠軍的中信,給他上場試錯的機會就更少了。
「過去兩年沒有很多機會,自己也會有點掙扎。」
7月底與中信的合約到期後,東方譯慷探詢了許多球隊試訓機會,即便中信開合約想要留下他,但渴望發揮機會的他拒絕了,但等待著他的,卻是一次次的閉門羹,他自己也透露,有很多球隊連看都沒看就拒絕他,甚至對他的訊息「已讀不回」。
「我希望自己是以一名球員被大家認可。」「『機會』這兩個字對我而言非常重要。」「很感激給予我機會的人,我會盡己所能,告訴大家我準備好了。」「不管是P+還是T1,或是SBL,我都願意嘗試,希望能有機會證明自己。」
求學時期放棄建中到美國築夢,到現在放棄台積電打籃球,相信東方譯慷即使不走籃球路,也會有很好的發展,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他也毅然決然選擇為自己的夢想奮力一搏,這點值得令人敬佩,祝福他一切順利,就像他自己所說:「現在還不到放棄的時候!」
或許現在職業聯賽很多,導致機會大增,很多人都有出頭的機會,但也容易讓人將這些視為理所當然,東方譯慷的例子告訴我們,這世界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事,難得有這麼多人願意關注籃球,並且願意投注資源在籃球運動上,真的得好好珍惜現在的籃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