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過17年後,總算又有十項全能選手獲得亞運參賽資格,在111年全大運打破高懸36年的大會紀錄,首次在本屆杭州亞運擔任國手的王晨佑,期許自己能在亞運達成8000分的積分,一舉超越個人生涯最佳成績,進而與國際接軌,朝向頂尖選手的道路。

台灣選手相隔17年參賽
十項全能是由十項不同種類田徑項目所組成的運動競賽,賽程歷時 2天,選手得在競賽第1天完成100公尺、跳遠、鉛球、跳高、400公尺等5項;第2天則是110公尺跨欄、鐵餅、撐竿跳、標槍及1500公尺等5項,總計10項,是一種相當考驗選手速度、力量、體能、技巧與耐力的綜合表現,尤其對體能更是極限挑戰。
來自台南的王晨佑可是國內繼2006年杜哈亞運後,相隔17年再有選手登上亞運十項全能競技場的台灣子弟,台南市政府與有榮焉,提及王晨佑國小起初練羽球,後來就讀於永仁高中國中部時,展現優異田徑天賦,轉往十項全能發展,國三到高二期間,達成全中運三連霸,而最讓王晨佑難忘的中學賽事是高一的全中運,畢竟接觸十項全能沒有很久,升上高中的第1次全中運卻能拿下金牌,「那時我印象很深刻,很享受完成每一個項目時會產生一種想要去拼的衝勁。」

樹立全大運新障礙
早期國內十項全能以素有「亞洲鐵人」之稱的古金水,在1986年全大運所締造7599分最為驚人,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王晨佑在111年全大運更以7655分,推倒由古金水所建立長達36年的紀錄高牆,甚至期許自己未來有機會能超越8000分門檻,「因為過了8000分,感覺就可以跟世界接軌。」訓練過程中難免會有高低起伏,而王晨佑也建立良好心理素質,甚至叮嚀自己,「或許練習久了,總會遇到挫折,即便腦中一度有放棄念頭,但堅持可挺過失敗和低潮。」

用堅持及感恩的心來克服低潮
王晨佑表示,從小到大能在運動場上有如此成就,有太多人需要感謝,而最感激的就是家人、教練還有同儕,提到身為一名運動員,最需要家人鼓勵,「很感謝我的家人願意支持我練田徑,也常到場邊幫我加油,讓我很安心。」如此溫暖的安定感,也激勵他追求最佳表現,不時鞭策和督促自己專注訓練和比賽,「我會想要表現給家人看,讓家人看到我的實力。」

再來就是教練,從國中開始一些專業的訓練時,大都是教練一手把王晨佑拉拔且提攜到現在,可說是他的第2個父親,「教練不管是訓練或生活上叮嚀,都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最後是同儕,彼此互相加油打氣,造就不錯良性競爭,「沒有同儕陪伴,我可能練習就會很無聊或練不下去,大家不太會去計較小事情,所以相處非常融洽。」
王晨佑杭州亞運賽程表
10月2日(一):上午9點、100公尺。
10月2日(一):上午9點40分、跳遠。
10月2日(一):上午10點50分、鉛球。
10月2日(一):晚上7點05分、跳高。
10月2日(一):晚上9點15分、400公尺。
10月3日(二):上午9點、110公尺跨欄。
10月3日(二):上午9點35分、鐵餅。
10月3日(二):上午11點、撐竿跳。
10月3日(二):晚上7點05分、標槍。
10月3日(二):晚上8點40分、1500公尺。
延伸閱讀:
《杭州亞運中華點將錄》目標打到40歲!周天成活用大賽經驗改變打法
《杭州亞運中華點將錄》別因一點不足否定自己 鄭怡靜勇敢面對傷痛挑戰
《杭州亞運中華點將錄》黑嘉嘉受棋靈王啟發 挑戰杭州亞運落子無悔
若想觀看更多勳(Xun)個人報導的體育新聞和專欄,可關注:陳士勳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