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3賽季,對於火箭球迷來說無疑是個失望的球季。
滿手的天賦,戰績卻慘不忍睹,球隊重建方針的朝令夕改與教練的操作不當,這兩點絕對難辭其咎。
然而,縱使球隊烏煙瘴氣,但仍舊擋不住這群年輕小將所綻放出來的未來性,他們總能在一場比賽中的某個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天分究竟有多麼的誇張。
其中,進入聯盟第二年的 Jalen Green 與 Alperen Şengün 這一外一內的搭檔最為吸引人,Green 的勁爆體能與天生的進攻終結手感,讓他在選前有著下一個 Kobe Bryant 的美名,而 Şengün 則完全相反,雖然體能不出眾,卻展現出極為成熟的進攻手段,廣泛的傳球視野更是讓他成為火箭高位策應的不二人選。
而隨著這季球團找來了 Ime Udoka,這位曾帶領波士頓塞爾蒂克闖進總冠軍的教練,還網羅了一票具備即戰力的球員,感覺就是想要嘗試看看 Green 加 Şengün 這個組合的上限在哪邊,畢竟兩人都已經到了準備談延長合約的關鍵節點,倘若能打起來,那就得趕快留下,倘若不能,擇優汰劣也能令球隊在未來有更多的彈性。
但是相比於 Şengün,筆者認為今年對於 Green 來說尤為關鍵,或者可以說,這將是 Green 能否往天花板更為靠近的一年。
進攻端
讓我們先從優點開始談起,Green 的優勢無疑就是他那得天獨厚的彈跳與爆發力,這讓他遇到橫移速度不夠頂尖的防守者,可以第一拍就加速過掉,而面對到補防的球員,他也能靠著即停、變向、後撤的爆發力,替自己創造出手空間,再加上強大的核心力量,讓他能夠快速調整重心,猶如旱地拔蔥般投籃。
這些天分都讓他在進攻端防不勝防,也反映在本季22.1分的場均得分上。
可是,強大的體能優勢也造就了他在進攻端時很仰賴天賦,有時候在完全沒有甩開防守者的情況下就強行出手,有時則是在協防已經上來時執著出手,也就是常說的「出手選擇不佳」。
尤其是上季,在被賦予更多持球的情況下,Green 的出手選擇造就了他進攻的低進攻效率,目前真實命中率53.8%,在後衛當中是偏低的水準,除了出手選擇外,三分命中率並不穩定也是拉低 Green 真實命中率的關鍵,僅33.8%的三分命中率,讓防守者只需要警戒他的切入與中距離,讓他更容易遭到看防導致命中率下降。
所以三分投射,或許是 Green 想要在進攻上有更多選擇的一項「必殺技」。
傳球與閱讀比賽
再來,持球權的增加,也展現出 Green 在傳球上的短版,本季他的助攻失誤比為1.41次,也就是每傳出1.41次的助攻就會發生一次失誤。
這有一定的原因在於,火箭並沒有組織者,或者說,沒有把球送到組織者手中,本季擔任控球的 Kevin Porter Jr. 本質更像一名砍分手,無論是在傳球判斷還是在傳球意識上都不及格,這使得他與 Green 組成的雙槍時常在球場上各打各的,其他人就只能看戲,不然就是等著接他們無法靠單打解決,只能往外傳的炸彈。
從場上來看,Şengün 的空間判斷比 Porter Jr. 更像一名組織者,他能快速運用自己的視野與判斷,閱讀出對手的防守佈陣,找出有空檔的隊友並將球送過去,或者是利用擋拆,為隊友創造出跑位的空間。
可是,本季火箭的傳球核心並不是圍繞在 Şengün 上,這迫使 Green 必須得用自己還不成熟的球場判斷,來處理球隊的進攻輪轉。也使得他時常在傳球與攻擊間找不到平衡,時常看到第一拍空檔就想傳球,卻誤觸了對方佈置的防守陷阱。
只是,這並不是代表 Green 沒有閱讀比賽的能力,事實上,他的學習能力很驚人,從新人年上半季只會直線切入灌籃,到下半季立刻找回投射端,利用無球跑位來替自己製造出手機會,再到上季更能靈活運用擋拆與運球,替自己做出更舒服的投籃空間,就可以知道在 Green 的腦中,是有在判斷場上形勢的,甚至在一些片段,我們也能看到,Green 利用他進攻的威脅性吸引防守者後,在將球傳向弱側或空切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