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9/25

肖恩隨筆——從下半季榜首到本季最長連敗 富邦悍將到底怎麼了

下半季的前半段最令球迷震驚的消息想必會是富邦悍將不只保有強大的競爭力,還維持住聯盟龍頭的位置好一段時間,不過九月中開始他們吞下了本季最高的七連敗、九連不勝,因此徹底退出了下半季乃至本季的爭奪,本文將探討這段時間富邦悍將到底怎麼了?

作者:肖恩

下半季的前半段最令球迷震驚的消息想必會是富邦悍將不只保有強大的競爭力,還維持住聯盟龍頭的位置好一段時間,截至9/9他們打出了17勝15負的優異戰績,不過從9/10到9/23他們吞下了本季最高的七連敗、九連不勝,因此幾乎退出了下半季乃至今年的爭奪,富邦悍將到底怎麼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直到本季的第22週,富邦悍將的戰績都在聯盟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就是以相當些微的差距緊追在後,然而就是從當週的最後一場比賽開始,富邦悍將捲進了長達兩個禮拜未嚐勝績的連敗潮,讓我們從數據來分析這段時間的富邦悍將和上半季剛開始時有什麼不同。

 

使用手機閱讀的讀者可將表格右滑參閱完整數據

我們先從團隊打擊看起,以下是富邦悍將在這兩個期間的數據:

  PA AVG OBP SLG ISO BABIP OPS OPS+ BB% K% BB/K PutAway%
9/9前 1204 .260 .320 .366 .106 .310 .686 98.7 6.1% 17.7% .347 37.4%
9/10後 339 .202 .272 .268 .066 .237 .541 64.9 7.4% 16.5% .446 31.8%

從上述數據我們可以輕易得知幾件事,首先就是即便在富邦悍將戰績表現好的期間,他們的進攻表現也只是接近聯盟平均而已,團隊OPS+是98.7,因此他們當時的優良戰績應該更多是靠著投手群的好表現,打線只負責做到沒有拖後腿而已;不過在9/10以後掉到64.9的OPS+倒是結結實實地成了球隊贏不了球的原因。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前後成績差別的部分,除了基本的打擊三圍明顯有落差以外,有兩項進階數據我認為是主因,首先是BABIP(場內安打率),富邦悍將在9/10以後將球打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降低了整整24%。

OPS+從162掉到69.5的李宗賢就是運氣出走的代表人物

打進場內的球無法形成安打已經夠糟了,偏偏從這時候開始,富邦悍將的團隊打擊策略更偏向將球打進場內,這點從另一項數據——PutAway%(兩好球後三振率)看出,或許是因應團隊打擊表現下滑,富邦悍將的打者忠實的執行了「把球跟進來、不要被三振」的打擊策略。

這樣的打擊策略確實做到了避免三振的結果,PutAway%降低了15%,但付出的代價就是兩好球之後打者只想著碰球,團隊的滾地球比率大幅上升、扎實擊球減少,這點我們透過擊球表現來深入討論,請看以下數據:

請繼續往下閱讀
  PA Strike% Ball% Swing%

1st pitch Swing%

Whiff% GB% LD% FB% POP% GB/FB
9/9前 1204 64.7% 35.3% 47.9% 26.1% 18.7% 44.4% 11.6% 35% 9% .800
9/10後 339 65.2% 34.8% 48.5% 23.9% 12.9% 50.2% 8.3% 30.4% 11.1% 1.008

如同上述擊球內容顯示,團隊的滾飛比在9/10以後從.800飆升到1.008,除了滾地球比增加以外,他們的擊球掌握度也變差了,平飛球比下滑但沖天炮的比例增加,顯示出比起把球打得扎實,富邦悍將的打者更追求「打到球」,偏偏又不是每個人都有陳傑憲、王威晨那樣控制落點的能力,因此形成了大量的軟弱擊球。

為了避免三振而更頻繁地把球往場內碰,被碰進場內的球不夠扎實而出局,打擊表現因此下降,更努力的避免三振,這就是富邦悍將近兩週面臨的死循環,不能說他們沒有努力在改善問題,而是改善的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才導致團隊表現持續下探。

上述現象其實從9月初就開始了,不過因為第一個禮拜的效果很不錯,讓富邦悍將的團隊打擊成績觸底反彈,因此才繼續採用,不過當運氣離去以後教練團依舊死守這個策略死嗑下去就成了戰績墜機的主因。

不是說不能打滾地球,而是當幸運女神遠去以後,團隊打擊策略也應該做出改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