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全龍隊的主砲吉力吉撈.鞏冠,今年球季的成績更上層樓,目前更暫居全壘打王寶座。不過在聯盟前十強打者之中,吉力吉撈.鞏冠可以說是相當特別的型態。追求高仰角以及強力擊球的紅色大龍砲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就讓我們來仔細瞧瞧。

逐年進步的強力砲手

味全龍主力砲手吉力吉撈.鞏冠,今年球季的長打火力更加兇猛,目前更以21支全壘打暫居聯盟全壘打王寶座。九月至今在81個打席中擊出27支安打包括7支全壘打,純長打率(ISO)為0.382、OPS+更高達237.8,這麼火燙的表現也讓他成為聯盟的九月份打擊MVP。

註:OPS+ 為標準化攻擊指數,OPS+100就是聯盟平均
從上表可以看到,吉力吉撈.鞏冠進入聯盟後的三個球季中攻擊能力持續進化,原本就相當優異的長打能力在本季更上一層樓。在聯盟符合規定打席/局數的球員中,純長打率(ISO)更是傲視聯盟的0.236。
不過筆者比較目前聯盟OPS+前十強的打者之後,發現吉力吉撈.鞏冠有項數據非常特別,那就是BABIP(球擊進場中形成安打的機率)。

- BABIP (batting average on balls in play)為球擊進場內的安打率
- BABIP=(安打-全壘打)/(打數-三振-全壘打-犧牲高飛)
- BIP (balls put Into play percentage) 為打者將球打進場內的機率
- BIP(%)=(打數-三振-全壘打+犧牲飛球/(打數+四壞球+觸身球+犧牲飛球)
- IsoP 為純長打率,計算公式為 純長打率=長打率-打擊率
從上表就能清楚發現,聯盟OPS+前十名的球員之中,僅吉力吉撈.鞏冠的BABIP略高於三成,也僅比聯盟平均值(0.303)高一些些,而他的BIP%也是榜單上最低的球員。
至於吉力吉撈.鞏冠的BABIP為什麼會比較低呢? 就讓我們用其他數據來仔細探究吧。

相對較低的BIP%

- Swing% 為該球員的揮棒率
- Whiff% 為該球員的揮空率
以OPS+聯盟前十名的球員來看,和吉力吉撈.鞏冠一樣BIP%低於65%的只有樂天桃猿的朱育賢。而兩人共同的特徵就是揮棒積極(Swing%)且揮空率(Whiff%)高,自然將球擊到場內的比例就較低。
至於另一極端的球員如梁家榮、陳傑憲以及李宗賢等,就是揮空率較低使BIP%較高的類型。

不過OPS+前十名中,出棒率和揮空率更高的劉基鴻為什麼BIP%會比吉力吉撈.鞏冠高出近5個百分點呢?

PutAway% 為兩好球後的三振率
從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到,劉基鴻的BB%低了近4個百分點,兩好球後的三振率也比較低。可以推測劉基鴻雖然揮空率高,但他在球數落後的時候會改變揮棒型態以追求確實擊球率,讓他的BIP%較高。
此外目前吉力吉撈.鞏冠的全壘打數比劉基鴻少了6支,就BIP%的計算公式來看,自然劉基鴻的擊球進場比例會比較高。

不過各球員的BIP%差異還有很多不同的面向可以討論,就不在本篇文章的範疇裡面。
飛球革命的最佳實踐者

近年來世界棒球吹起飛球革命的浪潮,許多強打者更加追求高仰角以及強勁擊球初速,而吉力吉撈.鞏冠可以說是中華職棒中的最佳實踐者。
從下表可以看到,吉力吉撈.鞏冠這三年的飛球比例(FB%)都高於滾地球比例(GB%)。其中2022年飛球比例及純長打率(ISO)最低,但該年的BABIP卻是這三年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