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高國輝完成了他的引退賽,在滿場的祝福聲中光榮退役。他除了是一代全壘打王,也是2010年代中職「三純打者」的代表。在他引退之後,有誰能接下「三純打者」的棒子呢?
我知道應該有不少人不知道「三純打者」是什麼意思,這是從英文"Three True Outcomes"(簡稱”TTO”)直翻而來,而「三」指的是三振、四壞、全壘打這三個數字,也就是現代棒球認為,跟運氣較無關聯,而是純粹投打實力的數字。
當然可能有些裁判對投手較友善,有些球場是打者天堂,但長期來看,這些差異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現代棒球普遍用這三種數字,來評論一個打者或是投手除開運氣之外的實力。
而許多人也發現,那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重砲手,這三項數字的占比都特別高。像是Mark McGwire,生涯這三項數字加總,比例接近總打席數的一半。這類打者後來就被稱之為「三純打者」,也就是鎖定自己的好球帶,不輕易攻擊好球帶以外的來球,對好球帶以內的球全部全力揮擊,每一次揮擊都讓人覺得他想把球送出場外。
影片來源:MLB
因此,這類打者通常三振多、保送多,全壘打也很多。大谷翔平則是當代三純打者代表人物之一,美職生涯這三項數字占打席比例,也接近一半。高國輝生涯的三純數字佔比,截至9月30日為止,是33.55%,高於聯盟平均的26-27%甚多。
影片來源:CPBL 中華職棒
而中職早期的三純打者代表,大概就是廖敏雄、羅世幸、鷹俠等,在中職歷史上響叮噹的重砲手。廖敏雄生涯三純數字佔比是34.02%,羅世幸則是31.20%,鷹俠是32.96%,都是以現代標準而言也相當高的數字,不過即使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人會批評選手「好揮大棒」、「容易被三振」,他們在那個年代,自然也招來不少類似的批評。
至於中期,也就是2000-10年代,代表性的三純打者,自然是陳金鋒。他生涯2006-2010年,三純數字佔比是35.15%,如果算到2016年,則是36.23%。可說他生涯從未改變自己的打擊型態,真正的從一而終。
在高國輝退休後,有兩位三純打者,也已屆退休之齡,就是張志豪跟林智勝。張志豪在2014年以後,徹底改變打擊型態,可以說是中職最符合「飛球革命」的打者,也讓他生涯前四年累積僅10轟,變成10年間快速累積達到170轟。若只看2014年以後,他的三純比例是34.17%,跟高國輝相比不遑多讓。
影片來源:CTBC Brothers 中信兄弟官方頻道
林智勝的話,若算2004-2016年,他最穩定出賽的這十幾年間,他的三純比例也達到32.78%。不過,單看生涯前幾年,他似乎也是在「三純打者」與「傳統的強打者」之間搖擺,他非常幸運,這時候剛好陳金鋒入隊,成了他最好的榜樣,也讓他堅定走上三純打者的道路。
當然,以此觀之,或許幸運的是我們這些球迷吧?如果他沒有遇到陳金鋒,可能他也不會成為今日的歷史全壘打王。而會跟隨當時的時代潮流,成為傳統上「為了球隊」,而不會全力追求長打的強打者。
影片來源:Dragons味全龍官方頻道
而中生代正值巔峰的三純打者,當以吉力吉撈為代表。各位對他的印象,想必都是「出棒欲望強烈」、「每一球都彷彿想把球打破一樣全力揮擊」。而他中職生涯至今,三純比例是33.37%,在彈性係數下降後,還能堅持這樣的打法,且長期繳出穩定的成績,實在不可思議。當然,龍隊教練團的支持也功不可沒。
延伸閱讀:從進階數據看紅色大龍砲,吉力吉撈.鞏冠
影片來源:Dragons味全龍官方頻道
另外還有兩位,也是中生代,曾經被視為三純打者接班人的選手,分別是許基宏跟蘇智傑。許基宏在他全壘打累積最快速的2015-17年,三純比例高達43.70%,這個數字就算以大聯盟標準來看,也是相當高的數字,何況是中職呢?在那個時候,他也屢屢以豪邁無比的揮棒,抓住眾人的目光。
影片來源:CPBL 中華職棒
可惜這兩三年,為了配合球隊,還有教練的喜好,他變成一個會在兩好球或是得點圈時,縮小揮棒軌跡,求安打、求推進的打者,三純佔比也大幅下降至31.00%,雖然還是高過聯盟平均,不過跟過去相比彷彿天壤。只能說黃色球衣的強打者,除了張志豪外,似乎都會變成彭政閔的樣子,詹子賢如是,許基宏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