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10/05

《小鐵如擬》第二個歸化球員?中華男籃與杭州亞運的細節

杭州亞運四強賽,「第二個歸化」成了討論話題,約旦和菲律賓雙雙獲勝搶進金牌戰,兩隊都使用兩名在FIBA規則裡要是為歸化的球員,而這「第二個歸化」成了致勝關鍵,回到臺灣,我們對於第二個歸化、乃至整體培訓計畫,在這次亞運其實都呈現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作者:小鐵

兵器鋒利,削鐵如泥。風向犀利,小鐵如擬。希望能用更多討論,分享各種觀賽意見。

71:90,這是中華與約旦在杭州亞運四強賽交手的結果,儘管兩隊上次交手是去年亞洲盃,中華在最後一分鐘崩盤、遭約旦Freddy Ibrahim(本次亞運登錄名為Mustafa Fadi)以不可思議的半場大號三分球終結比賽,至少可見兩隊實力接近,但平心而論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其一是中華隊雖然多了確定以本土資格出賽的阿巴西,卻少了當家主控陳盈駿,其二是約旦更換歸化球員為有NBA資歷的Rondae Hollis-Jefferson,而原本在NBA貧攻到接近防守組的RHJ,在海外走一遭後突然進攻技術提升,成了世界盃起許多人以「約旦Kobe」形容的亮眼傭兵,其三是約旦有了世界盃洗禮,全隊隊型更為完整,後場身材也更高規格,其四是由於中華隊預賽僅以分組第二晉級12強,這已是連續第三天出賽,體能考驗絕對高於以分組第一晉級、免去12強賽事因此僅為連續第二天出賽的約旦。

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言之,固然「約旦」這個對手未必在過往的交手中帶給中華隊像中國、伊朗這樣的絕望感,但今年的狀態看起來約旦顯然是比中華隊高出一個等級的強敵,各種元素加加減減後,約旦似乎又比原本預期的更好、而中華則又有下修,整場比賽也是如此,第一節中華隊還能靠四記三分球和尚有成效的防守策略咬住比分,第二節當比賽強度提升、節奏被約旦拉走以後,就讓中華隊沒有招架之力。

只是,讓約旦主導比賽的主因除了前述的實力差距外,另一個被注意到的元素是約旦不只RHJ,還有上季效力於T1 League高雄全家海神的John Bohannon(波捍能)這個照FIBA規則應該被視為歸化球員的角色,而整場比賽Bohannon也以15分、15籃板協助Ahmad Al Dwairi鞏固禁區,這讓約旦隨時保持兩位210公分以上的長人坐鎮,中華隊210公分的歸化中鋒阿提諾因此受制,全場打得很被動。

中華隊面對身材劣勢不是新聞,但遇見這樣「第二個歸化」的戰場卻讓台灣球迷熱議,這樣違反FIBA規定的認知,成了這次亞運戰場的重要關鍵,似乎也可回歸到中華隊整體培訓的重大議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組訓名單大哉問  未來各項計畫仍需修正

打從瓊斯盃比賽期間,就一直有一個重大問題,幾乎可挑戰中華史上最強控衛的陳盈駿在這次休賽季的國際賽計畫裡雖然早在名單內,但自7月傳出的腳踝手術後,先是缺席瓊斯盃,最終也無法趕上杭州亞運征途,缺少當家主控以外,這支被視為一軍的中華隊在這次國際賽期陷入嚴重的控衛荒,原本的培訓名單就只有陳盈駿、李愷諺兩個名義「控衛」,以及多以雙能衛出發的吳永盛和在P. LEAGUE+富邦勇士被當成特化型大號後場的周桂羽,但陳盈駿、李愷諺先後掛傷辭退,以至於另一個旅外後場主力林庭謙要扛起主控大位,後面先是把吳永盛確定留在名單內,還得在瓊斯盃時找來原本不在名單內的林秉聖、魏嘉豪等人填補後場空缺。

只是,頂替固然只能頂替,在報名杭州亞運時,由於陳盈駿最終還是缺席,中華隊的遞補名單上也不見其他後衛,而增加了李啟瑋、盧峻翔等人,總教練桑茂森受訪時也說,礙於規定他只能在當初報給國訓的18人名單中挑選最終12人,扣除傷兵後,最終名單早就呼之欲出,或者該這麼說,在瓊斯盃的中華藍登錄名單裡,扣除原本18人名單內、僅是瓊斯盃救火的林秉聖、魏嘉豪、張家禾外,其實亞運名單也就在中華藍陣中,並未有出入。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固然,過往一直有個聲音希望臺灣籃球既然無法提升長人天際線,至少後場不能陷入劣勢,因此期待可以提高整體後場身材,這次沒有陳盈駿、把林庭謙當主控的安排,陰錯陽差把台灣後場拉高到190公分以上,的確看似消除身材劣勢,但過往臺灣後衛即使身材矮小,仍在亞洲戰場頗受好評,光以今年的成都世大運為例,這次世大運中華隊還曾漂亮擊敗中國,引發各界讚嘆,而世大運的中華隊不只擁有比照以往的合格控衛,先發後場甚至是兩個過往都以控衛出發的游艾喆、高錦瑋搭檔,卻也沒有因身材劣勢削弱影響力,反而拿下精彩勝仗,證明了臺灣控衛能夠發揮的影響力,所以這次亞運搞到欠缺控衛可用,的確是難以想像的局面。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