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良好的健身習慣,通常需要大約六個月的時間。如果沒有一份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即便全力以赴付出努力,也可能無法見到顯著效果,甚至可能導致過度訓練。在以下的文章中,我們將學習如何規劃適合自己的運動菜單,以避免這些困擾。
步驟一:確定健身目標
首先明確自己的健身目標,新手階段可以從學習動作以及培養基本體能為主。
步驟二:評估身體狀況
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運動史(球類運動、爬山、腳踏車...等)、受傷或疾病史等,以便訂定合適的運動計劃。如果過去有長時間的運動經驗,且身體沒有其他受傷或疾病史,那恭喜你,你會比起他人更容易上手。
步驟 3:設定運動頻率和時間
你可以根據工作或上課的時間表來安排健身時段,建議每次訓練約一小時左右,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且足夠有效。如果你覺得上班後沒有足夠的力氣進行健身,那麼你可以考慮在上班前或者在休假時進行訓練。
初期可以每週安排2-3天到健身房運動,並且保持訓練日與訓練日之間的間隔,因為同一部位的肌肉需要36~48小時來恢復。如果每週只訓練兩天,你可以選擇週一和週三,或者週二和週四。如果每週訓練三天,你可以選擇週一、週三和週五,或者週二、週四和週六。這樣的安排有助於確保肌肉有足夠的時間恢復,避免過度疲勞。
步驟 4:選擇健身動作/次數/重量
由於訓練天數有限,我們的課表會針對全身訓練,每個部位的動作選擇1-2個即可,想加強的肌群建議一周要練到兩次。新手階段我們要提高訓練頻率,而不是過高的疲勞感。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不斷地複習動作,熟練後嘗試加重或者增加訓練次數進行漸進式超負荷。
每個動作的組數和次數可以從8~12下開始,每個動作進行2~3組。在選擇重量時,請確保在最後一下時仍然能保持2~3下的重量。舉例來說,如果你舉了十公斤,並且設定目標次數為10下,當你舉到第十下時,如果你感覺還能再做2~3下,那麼這就是適合你的重量。新手初期階段我們要的不是力竭,而是將動作做熟練,如果挑選過重的重量不但動作品質差更可能造成受傷,這樣就本末倒置了。
以下是胸部、背部、腿部、手臂和腹部肌群的訓練動作,新手階段無需過於花俏的動作,透過以下的基本訓練,就能建立良好的基礎。
胸部:
- 槓鈴臥推
- 啞鈴臥推
- 胸推機械
- 槓鈴上胸臥推
- 啞鈴上胸臥推
- 上胸推機械
肩:
- 槓鈴肩推
- 啞鈴肩推
- 啞鈴側平舉
- 纜繩側平舉
- 啞鈴曲體側舉
背部:
- 槓鈴划船
- 啞鈴划船
- 引體向上
- 滑輪下拉
- 坐姿划船
- 直臂下壓
臀腿:
- 槓鈴深蹲(股四頭、臀)
- 後腳抬高蹲(股四頭、臀)
- 高腳杯深蹲(股四頭、臀)
- 腿推機械(股四頭)
- 腿伸展機(股四頭)
- 硬舉(股二頭、臀)
- 羅馬尼亞硬舉(股二頭、臀)
- 腿後彎舉機械(股二頭)
手臂:
- 二頭彎舉
- 二頭錘式彎舉
- 三頭纜繩下拉
- 雙槓撐體
腹部:
- 捲腹
- 站姿纜繩捲腹
- 懸吊屈膝抬腿
- 靠背屈膝抬腿
- 棒式撐體
一週訓練『兩天』課表範例
第一天
胸:槓鈴臥推 8~12次 2~3組
腿:槓鈴深蹲 8~12次 2~3組
腿後彎舉機械 8~12次 2~3組
肩:啞鈴肩推 8~12次 2~3組
手臂:二頭彎舉 8~12次 2~3組
腹部:站姿纜繩捲腹 15~20次 2~3組
第二天
腿:硬舉 8~12次 2~3組
胸:槓鈴臥推 8~12次 2~3組
啞鈴上胸臥推 8~12次 2~3組
背:滑輪下拉 8~12次 2~3組
坐姿划船 8~12次 2~3組
手臂:三頭纜繩下拉 8~12次 2~3組
腹部:靠背屈膝抬腿 15~20次 2~3組
一週訓練『三天』課表範例
第一天
胸:槓鈴臥推 8~12次 2~3組
腿:槓鈴深蹲 8~12次 2~3組
背:槓鈴划船 8~12次 2~3組
引體向上(使用輔助) 8~12次 2~3組
腹部:靠背屈膝抬腿 15~20次 2~3組
第二天
肩:槓鈴肩推 8~12次 2~3組
啞鈴側平舉 8~12次 2~3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