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採訪約定時間還有五分鐘,突然傳來一聲爽朗的招呼聲:「你們好,我是田鴻魁。」沒錯,他就是臺灣球壇鼎鼎有名的體育主播「魁哥」。不過,走出主播室以後,他還是Podcast節目《跑步不要聽》、Youtube頻道「跟上魁哥」的主持人,喜歡透過社群和跑友們分享跑步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是跑齡將近四年、全馬PB 3:23的業餘跑者。這次我們特別專訪魁哥,聊聊他的私房訓練課表,以及最初他如何闖入馬拉松世界,展開意料之外的人生下半場。
從主播台到馬拉松賽場,一場跑旅開啟嶄新人生下半場
「我開始跑步的原因很單純,就是想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身體健康。」話雖如此,三年前某次偶然的跑旅經驗,卻成為魁哥意外入坑馬拉松的契機,徹底改變了人生的方向。「那是我第一次和那麼多人一起跑步,當時我們二三十個人借了十幾台Youbike,浩浩蕩蕩地從新店跑到淡水。」魁哥回憶道,「一路上有人慢跑、有人騎車,距離到了、累了就換手,就這樣半騎半跑30多公里,抵達目的地時已經是中午,但結束後我並不覺得累,反而感覺很新鮮,從來不知道和一群人一起跑步這麼有趣。」
憶起那年誤入馬拉松世界的過程,魁哥也有所感觸,「因緣際會的跑旅、受邀加入跑班、創辦《跑步不要聽》、完成人生初馬、老東家結束經營,短短一年發生好多事情,但現在回想起來,事情好像都在某個安排中進行著。」無論是事業、健康,還是人生階段的規畫,跑步已然成為安定生活節奏的定海神針。如果要說跑步帶給魁哥最大的人生啟發,就是「尋找自我價值」。魁哥認真地說,「就像我們在馬場上,我們誰都不能靠,你抽筋了、沒力了,不管是停下來、繼續走都是你的意志──你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很多人都說馬拉松是項「誠實」的運動,你練了多少、課表完成度多少,上馬場就有多少,不會有任何額外的運氣成分。換句話說,訓練量就是每位跑者的基礎,為了迎接年末的馬拉松季,魁哥也正在進行著相當精實的訓練計劃。
ADIZERO BOSTON 12,市民跑者、馬場老將都適用,訓練競賽完美轉換
「我的訓練主要以平日輕鬆跑、間歇跑,和週末長距離三種方向為重點;制定課表時也會留意各項訓練的比例避免受傷。剩下的就是如何實踐課表的個人紀律,而這也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生活上有太多狀況會打斷你的訓練計畫,但身為跑者就是要盡最大努力去提升課表的完成度。」魁哥分享。

制定好課表,接著就是要選擇一雙能夠適用訓練情境的好鞋,「若要推薦一雙適應各種不同速度、不同訓練內容的綜合訓練跑鞋,我一定是推薦adidas BOSTON系列。」魁哥仔細地幫我們分析,「若一句總結BOSTON 12的調校,就是『跑者心聲adidas都有聽到』,像是10代、11代的中底比較硬,但BOSTON 12的中底就是由更輕更軟的LIGHTSRTIKE 2.0、加上一層加厚的LIGHTSRTIKE PRO,維持輕量的同時亦強化了整體緩震、回彈、支撐性能。」
ADIZERO BOSTON 12另一個特色,就是中底之間鑲嵌的「ENERGY RODS 2.0」推進系統。「玻璃纖維的材質讓它很像是溫和版的ADIZRO ADIOS PRO 3,既保留類似PRO 3的推進回饋,但又不會像PRO 3對小腿肌力有那麼高的要求,無論哪種速度的跑者都相當適合。」魁哥評價道。

ADIZERO ADIOS PRO 3,魁哥刷新半馬PB的秘密武器
不過,日常訓練情景和馬拉松賽場上的需求截然不同。賽場上追求的當然是最舒適的跑動腳感與速度表現,所以魁哥會以「推進力」、「腳感」和「穩定度」為主要的挑選標準,「賽場首選一定是ADIZERO家族的PRO 3,像我在今年初的臺北國道馬拉松就是穿著PRO 3刷新個人的半馬PB(95分)。」
「我認為PRO 3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兩塊LIGHTSRTIKE PRO中底夾著的ENERGYRODS 2.0推進系統。五根碳纖維條一體成形的爪型設計,不只能夠支撐足部發力點,把力量推進到腳尖;設計在腳趾輪廓正下方的碳爪,也消除了推進時整塊碳版打在腳底的不適感,讓推進力與舒適度共存。」接著,魁哥拿起鞋子,比劃著鞋型輪廓,「另外是鞋型的物理設計,PRO 3前掌底部是傾斜向上的鞋面,搭配碳爪的推進,前掌落地的跑者會獲得更強的物理滾動感;而且,PRO 3前掌的大底比楦頭再寬一點點,腳掌落地時會更穩定,下腳後也不容易左右晃動,或是跑一些傾斜路面的時候,整個平衡度是相當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