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經過將近70年的發展,許多事情都是一直在改變著,像是球員的身高、體重,哪些州或學校最多球員打過NBA等等,在這篇文章裡我就用幾個數據,並以圖表的方式呈現給大家,讓大家能快速了解NBA的幾個變化與發展。
因為文章比較長,我先把各個部份標題先列出,讓大家挑比較有興趣的部分閱讀。
1.球員身高的演變
2.球員體重的演變
3.出產最多NBA球員的國家(排除美國)
4.出產最多球員的州
5.產出最多NBA球員的大學
NBA 在1946 年成立 , 當時稱為 BAA(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49年,BAA同意和NBL合併,組成了NBA,為現在大家所看見NBA的雛形。
1976 年 , NBA 與當時規模次之的 ABA(Americ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合併 ,NBA正式成形。
1.球員身高的演變
在科技的快速進步下,球員受到相當良好的照顧,包含專業的訓練,不再土法煉鋼式的操課,營養的均衡等等,許多原因都造成了NBA球員的平均身高逐漸增加。
74吋大約是188公分,78吋約198公分。
我們可以看到1950年以前,NBA球員的平均身高大約是在190公分左右,到了1955年以後,也就是差不多 Bill Russell的年代,平均身高開始來到193公分左右,1970年代增長到了大約198公分,從此開始穩定的慢慢往上攀升,到了1986年左右平均身高來到202公分,至此之後平均都大約在200公分左右,但是近幾年有稍微下降的趨勢,總體來看,從NBA創始的188公分,到現在的200公分,大約增長了12公分。
另外,我們或許可以說外國長人大舉入侵NBA造成了平均身高稍微增加,為什麼呢?
我們看下一張圖表就知道了。
84.5吋約215公分,81吋約為205公分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各國進入NBA的球員平均身高基本上都是高NBA平均水準,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是美國人,想打NBA的話身高基本上都是要高於美國平均才比較有機會。
最高的羅馬尼亞平均身高為215公分,而最多球員打NBA的加拿大平均則是在203公分左右。

第二名的南蘇丹,至今出產過3位NBA球員,除了現役的Luol Deng,應該有些人已經猜到是誰了,沒錯,就是 Manute Bol,一樣擁有7呎7吋的身高,不過體重只有200磅,約90公斤,於1985年被華盛頓子彈隊給選中,儘管Bol 因為身材過於單薄,在進攻上幾乎攻擊力=0,但是他的身高再加上可怕的臂展,在火鍋封阻上可以說是無人能敵,新人球季平均每場5次阻攻,身涯也有3.3次,相當可怕。
2.體重的演變
190磅大約86公斤,200磅大約93公斤,225磅大約102公斤。
我們可以看到體重與身高一樣,是慢慢地攀升,在最近這10幾年大約都維持在215磅上下,也就是98公斤,而近幾年也與身高一樣,有下降中的趨勢,整體言,NBA創始時球員平均體重大約是88公斤,演變到現在是大約98公斤,有10公斤的差距。
延伸閱讀:NBA歷史上最重量級的球員,你猜對了嗎?
3.出產最多NBA球員的國家(排除美國)
毫不意外的加拿大以23位拿下了第一名,畢竟加拿大除了是美國的鄰居外,自己本身也有一隻NBA球隊,法國17位,德國及塞爾維亞16位緊追在後,外籍人士總共有351位打過NBA。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台灣有上榜喔!!!! 不過不是林書豪(加州出生),是Joe Alexander,台灣高雄出生,在2008年第一輪第八順位被公鹿隊給選中,不過只打了2季,出賽67場,平均上場11.1分鐘,拿下4.2分、0.7助攻、1.8籃板,在2010年被黃蜂隊簽下,但沒多久後就被釋出,2013年被勇士簽下後也是很快地就遭到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