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04/06

先別管戰術是不是 LBJ 在摳,你真的知道騎士有什麼戰術嗎?

ESPN 記者 Brian Windhorst 上禮拜大爆料,說騎士都是LeBron James 在主導戰術,David Blatt 只是個傳聲筒,干洗金欸? 老實說這個話題有點無聊,L...

作者:睿啃盒子

ESPN 記者 Brian Windhorst 上禮拜大爆料,說騎士都是 LeBron James 在主導戰術,David Blatt 只是個傳聲筒,干洗金欸?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實說這個話題有點無聊,LBJ 自己摳戰術好像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倒不如趁著這個機會來看看 David Blatt 有什麼戰術。

話說從頭,去年轟動整個暑假的騎士重整大戲,最終由 David Blatt 出線總教練,不外乎就是因為他帶領以色列 Maccabi Tel Aviv 獲得歐洲聯賽冠軍。

而當時,David Blatt 在歐籃最有名的戰術就是這個:「”Fist Down”」。

請繼續往下閱讀

 

Weave (“Fist Down”)

看完歐籃的影片,有在 follow 我們的專業球迷,一定發現了這個戰術在弧頂一來一回,跟勇士的「穿梭 (Weave)」很像。

沒錯,David Blatt 也是運用了許多「運球遞手傳球 (DHO, dribble-handoff)」,讓球員不停地來回跑動、彼此交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這個戰術,當然也帶到了現在的騎士。

發動前,Matthew Dellavedova 持球,內線球員 Tristan Thompson 和 James Jones 先在罰球區堆積。

剩下兩名鋒衛 Kyrie Irving 和 Iman Shumpert 則分別落位兩邊側翼。

內線在罰球區堆積過後,由弱邊 Jones 反跑出弧頂為第一步,啟動戰術。

Dellavedova 給球,搞定後往內線空手移位。

Thompson 沒事幹。

Dellavedova 向內滑的同時,Jones 第一拍下球沿著三分線,往側翼的 Irving 跑去。

Irving 第二拍變速啟動,一樣沿著三分線,反方向與 Jones 錯身,遞手傳球 (handoff) 後往弧頂帶球。

Thompson 沒事幹。

接下來這一步,是當初在歐籃沒有的。

鏡頭轉向弱邊,剛剛向內滑的 Dellavedova,入到禁區後大轉彎,彎去 Shumpert 原本站的弱邊側翼。

而 Shumpert 則是往弧頂,先假跑兩步,再反跑朝著空手來的 Dellavedova 去,為他建立掩護。

Thompson 沒事幹。

帶球在弧頂的 Irving,他會繼續沿著三分線帶球,與 Dellavedova 執行戰術第二次的遞手傳球 (handoff)。

Thompson 沒事 … 幹,有啦,他還沒睡著,他要在 Irving 和 Dellavedova 交會之前跑到弧頂去,在這之前他裝忙很久了。

最佳的時機就是當 Dellavedova 接到球,Thompson 正好到位,便可以設立一個又快又急的 Pick & Roll。

這是「”Fist Down”」戰術最一般的情況,以 Pick & Roll 收尾。

但是我想你還沒忘記,「穿梭 (Weave)」系列戰術,之所以要左右來回穿梭「運球遞手傳球 (DHO, dribble-handoff)」,就是為了要逼迫對手在短時間內連續做出防守判斷。

也就是說,如果像灰熊這一球,因為 Shumpert 反跑後的掩護,Beno Udrih  對位晚了,接下來導致防守要換不換的窘境。

那麼其實很簡單,Dellavedova 直接快速回給 Irving,就可以完成這次漂亮的「”Fist Down”」戰術執行。

 

影片剪輯

這個 David Blatt 帶來的戰術,騎士從開季用到現在沒間斷過,所以有些人渲染到說 David Blatt 已經「放棄」他自己的體系,是真的有點誇張啦。

David Blatt 初來乍到,適應 NBA 場上的環境不說,場下美國媒體的搧風點火,搞不好才是最難搞的勒。

 

本文轉載自合作網站「ReckonBox 睿啃盒子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