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中看到朋友在討論當期的籃球雜誌有哪篇很猛很屌的專欄,忽然有種熟悉的感覺,彷彿看到當年的我手捧一本籃球雜誌、在下課時間跟三五好友「華山論球」的場景。
嗯,有點懷念其實。
遙想當年台灣市面上籃球雜誌的三國鼎立,那時球癡如我擁有好多選擇,而不同雜誌也有迥然不同的文章風格,甚至還有爽到讀者的隨書贈品大亂鬥!
起那段台灣市場上籃球雜誌的轟轟烈烈,跟累客一起來回憶一下;年輕的新鮮球迷們也可以來走一下時光隧道啦!
剛開始接觸籃球雜誌的時候,單純因為某期的北一女小綠綠HBL專欄跟當時還是Air Canada的半人半神封面開始,下手買了幾本HOOP跟XXL,慢慢變成幾乎是每期必買的忠實讀者,只差沒求老媽子幫我一口氣訂整年啊。
直到某天同學秀出一本風格奔放的SLAM中文版!
這本神刊豪放不羈的文字風格深深擄獲累客的幼小的心靈,一舉讓我成為屎爛幫的忠心僕人(每個月準時掏錢購買的也是必要的)。
SLAM吸引我的地方很多。
像是提供讀者來信發問的尺度很大,雖然不到毫無限制,但是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還是很多,不是文鄒鄒或一板一眼的Q&A,編輯群的回應偶爾也來一點美式垃圾話,翻開書馬上就有這種刺激跟驚喜,我真的好愛SLAM每期開頭的幹譙園地啊!!!
偷偷告訴你們,每次都會忍不住拿著SLAM看著幹譙園地在我家馬桶上顆顆顆的發笑呢,嘖嘖。
除了最普遍的期待每期封面人物會是哪個當紅炸子機以外,各家雜誌為了競爭市場,每個月都精心挑選精美贈品隨書附贈,藉此吸引讀者(應該說買家。)的目光。
從很屌很猛的球星海報啦,一直到後來出了很多超酷的小東西;依稀記得我家冰箱上吸了好一陣子忘記是哪家雜誌送的灰狼KG跟籃網VC的球衣磁鐵,然後房間之前也貼了一張喬神二度三連霸的哭哭海報與一張早期adidas三巨頭的海報(一樣忘了是哪家雜誌送的......)。
噢,你問我早期adidas三巨頭是誰?就是還在灰狼的KG、還在魔術的踢妹、還有準備終老馬刺的石佛啦!
現在抽屜裡還收著也是買雜誌送的但是來不及貼起來的金塊甜瓜海報跟Kobe海報,正所謂打開抽屜一回、就是走入深深回憶一遍......
說到這,能很多現在的球迷或者籃球雜誌讀者無法體會當初的贈品亂鬥熱潮,來說個當時的亂象給你們聽聽。
當初的雜誌贈品五花八門,同學間的蒐集跟交換相當熱絡以外,比較誰買到酷炫的贈品也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家裡附記的店裡找不到我想要的球星小物贈品,同學們還會互相支援看誰家附近有幫忙買一下。
噢,有如此溫馨的熱血回憶,當然也有負面熱潮。
以前累客還是個國中小屁孩的時候,比較不會到大書店去找書,買雜誌都是跑跑便利商店;還記得當初常常在便利商店看到被撕破封膜挖走小贈品的雜誌,懵懂無知的時候還買到過幾本贈品被幹走的地雷啊!!!
雖然當初可能幹在心裡,也不知道用了孩童時期最惡毒的話詛咒過幹走贈品的不明人士幾次,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只有打從心裡笑出來,畢竟這可是球癡如我的珍貴回憶。
台灣SLAM收掉之後,伴隨著網路資訊越來越發達,累客已經很少買雜誌來看了;雖然偶爾逛逛書店看到放在架上的雜誌還是會手癢的想買來翻翻,但總是少了某些衝動,也許是少了那種對於隨書贈品的期待感與新鮮感,又少了像變了心的女朋友回不來的熱血幹譙園地,真的是讓我好難提起興致欸。
雖然不是貪小便宜的在乎那些贈品的價值,但就像蒐集球員卡一樣,有時候想拆卡的慾望並不在於你會拿到哪張限量簽或者珍貴的球衣卡,而是在拆卡包的那一瞬間、那種多到快要滿出來的期待感啊!!!
也許只有經歷過籃球雜誌群雄割據的朋友們才能了解我累客的心情吧,嘖嘖。
看到一些朋友持續有在關注籃球雜誌,或許這個圈子還保有一些從便利的網路媒體資訊無法獲得的獨特魔力吧!?
是吧?是吧!?是吧!!!
下次經過再買一本來填補我漸漸空虛寂寞的馬桶時光吧。

冷空氣
我買XXL居多。
當時好多贈品阿!!!
當紅球星球隊海報(我還珍藏一張東森羚羊啦啦隊的...)
精美的球衣磁鐵
還有我用了5年的WADE球衣鑰匙圈....
苦求朋友給我的國王五虎證件套(已經被我用到快看不到人臉了...只好丟棄)
真慶幸我的青春跟零用錢有著被成櫃籃球雜誌填滿的回憶
MISS N
曾拿過刺青貼紙,超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