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05/06

「單車硬體」胎壓打高阻力小?

「單車硬體」胎壓打高阻力小? 外胎是接觸地面的唯一器材,影響了包含騎乘速度、舒適性、過彎安全以及空氣力學,外胎可能不是車上最貴的零件,卻有著重大影響力! 大家都知道輪胎上會標記建議胎壓,但是依...

「單車硬體」胎壓打高阻力小?
外胎是接觸地面的唯一器材,影響了包含騎乘速度、舒適性、過彎安全以及空氣力學,外胎可能不是車上最貴的零件,卻有著重大影響力!

大家都知道輪胎上會標記建議胎壓,但是依照每個人體重的不同,在胎壓上也會需要做調整,這可是個大學問,讓我們來看看究竟胎壓要怎麼設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胎壓越高越好?
大部份的騎士都喜歡把胎壓打到標準值最高,因為覺得胎壓越高的接地面積越小,滾動阻力也會比較小,讓速度變得更快!

鄉民表示:極限是175,只打110不就虧了65?

理想上當然時這樣,但單車是在戶外騎乘,還必須包含路面狀況,若是一昧的打高,不但不會騎得比較快,反而更快消耗掉自己的體力。ZIPP原廠表示「概括來說 對於一般的騎乘者,胎壓的建議,我們建議最高 140 psi ,這個壓力數值來自於測試當中,超過 140 psi 時會增加滾動的阻力
 

胎壓到底要打多少一直是讓讓大家頭痛的問題,不過各大廠都不建議超過140,以下是各家的建議量表:


ZIPP原廠胎壓建議量表(By 頂成有限公司)

請繼續往下閱讀

Vittoria原廠胎壓建議量表(By Vittoria)

MICHELIN原廠胎壓建議量表(By MICHELIN)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以上的圖表看來,光是將胎壓打到極限值,似乎不是最正確的方式,必須考量到路況、地形及天候等條件。下面幾個原因,就是為什麼胎壓不適合打到最高。

 

路面不是平整的:
這裏不是要批判到台灣道路!就算是在道路品質極佳的日本,路面也不是完全平整的,多少會有凹凸的情況,當胎壓過高的情況下,車輪滾動的過程會產生多餘的跳動,這些跳動除了會造成體力上的負擔,也會降低車速,當然騎起來也相對辛苦!

「路面狀態越差 胎壓越低」,甚至古典賽Paris-Roubaix賽事中,大多數選手的前後輪胎壓都不到90PSI;而在平常的公路賽中,選手的胎壓也大概在110psi左右。大概只有平整的場地賽的室內木質跑道適合打超過140PSI!


框體壽命降低:
如同前面所說的,高胎壓會造成騎乘時多餘的跳動,當遇到較大坑洞時,這些多餘的跳動就會傳送到輪框上,就變成對輪框的撞擊力了,這樣的撞擊在碳纖維管胎輪組上尤其明顯,很可能會因為過高的胎壓造成輪圈受損,正確的胎壓除了騎乘的舒適性,也可以讓器材受命更長久。

阿耕2013年在泰國訓練營因為「鄧」到坑洞裂掉的板輪


胎壓和鋼絲張力的影響:
胎壓打越高的時候,輪組鋼絲的張力會跟著下降。這是因為輪胎打氣時,輪胎會同時往框體的方向膨脹,向內擠壓,鋼絲張力就會下降。這個情形在Clincher輪組(Open胎)上比在Tubular輪組(管胎)來的明顯,因為Clincher輪組在安裝時,內胎和外胎都會對框體施壓。而過高的胎壓使鋼絲張力下降之後,側向剛性也跟著降低,但是跳動依舊明顯,這只會讓你的體力消耗的更快速。

Open胎在110psi和140psi的狀況下
鋼絲張力有10kgf~15 kgf的變化   管胎則在5kgf左右

 

以上是公路車胎壓的分析,簡單來說就是「別太高」,依照阿耕的騎乘經驗,160psi的胎壓只有在黏管胎的時候會用到。筆者體重60公斤,平常公路賽大概都是110psi,下雨天則會稍微降低5psi,場地的練習大概是125psi,這是因為台灣沒有室內場地,而且也都因為年代久遠而凹凸不平;就算是前往日本比賽,路況非常良好的狀況下,胎壓也只有120psi!

胎壓設定,沒有絕對的好壞,需要靠多次的嘗試累積經驗,依照騎乘距離、路面狀況、天候和賽道類型去調整,這裡只是分享各家廠商的數據和阿耕個人使用經驗,大家還是要自己嘗試,才能抓到適合自己的胎壓設定!

延伸閱讀:『Keng 5 Tips』別再顧路了!預防爆胎有技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