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分區決賽非常有意思,東西兩區都由例行賽第一種子與第二種子相遇,不但能夠證明誰才是真正的分區霸主,今年這四隊誰奪冠,也都將掀起不同的話題性!更重要的是,他們即將帶領各位走進新的世代。
這篇文章將會分析幾個東區冠軍賽的重點。一支是打出團隊無私球風的新興強隊老鷹,另一支是有著聯盟第一人率領的騎士,空軍與陸軍的交戰,想必會是一系列刺激又好看的戲碼。
賽程表
Game 1, 5/21, 8:30,老鷹主場
Game 2, 5/23, 8:30,老鷹主場
Game 3, 5/25, 8:30,騎士主場
Game 4, 5/27, 8:30,騎士主場
Game 5, 5/29, 8:30,老鷹主場
Game 6, 5/31, 8:30,騎士主場
Game 7, 6/2, 8:30,老鷹主場
兩隊季後賽重點回顧
FG% | 對手FG% | 3Pts% | 對手3Pts% | Rebs | 對手Rebs | Asts | Stls | Blks | Tos | 對手Tos | Pts | 失分 | |
老鷹 | 43.4% | 42.5% | 34.3% | 36.4% | 45.2 | 45.5 | 25.4 | 9.2 | 5.6 | 13.8 | 14.4 | 99.8 | 95.7 |
騎士 | 43.2% | 40.8% | 34.2% | 30.5% | 44.9 | 40.8 | 18.2 | 6.3 | 7.6 | 12.1 | 11.7 | 99.6 | 92.6 |
老鷹雖然在例行賽大殺四方,但到了季後賽,經驗不足、穩定性欠佳的情況就被對手放大了不少。第一輪遇到被外界高估的籃網,看似毫無懸念的比賽卻打到了第六戰才成功關門,籃網雖然主力退化嚴重,但是仍然靠著經驗嚇得老鷹捏一把冷汗。
次輪遇上巫師更是差點扳倒老鷹,除了第二戰因為John Wall首次缺席的緣故,以16分之差大勝巫師,其餘比賽差距都在6分以內,Paul Pierce頻頻在關鍵時刻放冷箭,加上他成功的灌輸Wall、Bradley Beal兩人面對大場面的經驗,若不是巫師隊禁區雙塔在系列賽如同隱形人,現在站在這個位置的球隊恐怕就不是老鷹了!
進入季後賽,老鷹在進攻端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全隊共有六人得分上雙,在團隊助攻也是名列十六支球隊中第一,即便在平均得分與命中率有因為強調防守的季後賽受到壓制,但也不難看出球隊仍可以透過有系統、不貪功的傳導來取分。防守端對於對手傳球的路線判斷老鷹做得十分優異,平均抄截高居第二,每場可以製造對手14.4失誤也是第四名,唯獨在防守三分外線這部分有待加強,要如何去盯好外線,如何去應變對手的戰術轉換,會是老鷹於東區冠軍賽中最大的問題。
首輪對手波士頓塞爾提克雖然是第七種子,但確切實力、經驗應該是十六支季後賽球隊中最差的一支球隊,雖然在比賽中不難看到綠衫軍能夠多次帶給騎士麻煩,但是靠著Le'Bron James、Kyrie Irving兩人交替組織、得分的情況下,仍然輕鬆的橫掃對手。
次輪對手芝加哥公牛在前四場比賽打得非常強勢,若不是James那顆經典絕殺,恐怕騎士隊早已面臨淘汰邊緣,當兩隊打成2:2平手時,公牛隊卻自亂陣腳,太過於強調防守James,而騎士隊的角色球員群也在此時爆發,團結的表現也成功將球隊推向了下一階段。
Kevin Love的受傷缺陣、Irving也是帶傷上陣,導致騎士在進攻端完全需要仰賴James的組織,雖然他能夠在適當時機分球,但是無形之中他的出手次數也創下了生涯季後賽新高,然而命中率卻也是生涯第三低,三分球命中率更是連兩成都不到,不難看出遭遇重兵看防的小皇帝也遇上了非常大的麻煩,所幸沒有造成球隊滯攻的問題,但這同時也是一個警訊。防守部分騎士隊能有效壓低對手的各項命中率,籃板部分也是非常強硬,拚勁十足的騎士隊彌補了高度稍嫌不足的問題,如果要在雞蛋裡面挑骨頭,就只有對球的壓迫還有待加強,騎士有本錢利用快攻在短時間擊潰對手,即將面對的對手是喜愛傳球的老鷹,判斷路線並加以斷球,非常有機會讓老鷹的優點同時成為缺點。
兩隊例行賽對決表現
老鷹在例行賽以3勝1敗取得對戰優勢,兩隊的交手雖然平均分差老鷹僅僅贏騎士3.3分,但那也是因為騎士隊在雙方第一次碰面時血洗了老鷹33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