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可以算是我的「成名作」,印象中那年到球場假如有知道我名字的球迷朋友,都是因為看了這篇文章才對我的名字留下印象。這篇採訪稿也我擔任棒球採訪生涯的轉捩點,我從這篇開始,才算真正成為一名「記者」而非「聽寫員」,雖然之後的球員採訪文品質尚不穩定,但我終究摸索出一些自己的「竅門」,但當時在寫出這篇報導前,採訪蔡仲南的過程可真的是吃足了苦頭。
就是這場比賽,讓蔡仲南一戰成名,成為球迷注目焦點(2分34秒開始,來源:緯來體育台)
-----------------------------------------------------------------------------------------------
當3月19日中韓大戰結束後,「阿甘」蔡仲南事隔兩年又成為媒體與球迷所注目的焦點,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蔡仲南不再是大家眼中的悲劇英雄,而是貨真價實的抗韓勇士。
中韓戰投完十局上半,蔡仲南走進休息室前,忍不住說了一句話:「好累…..比平常投九局還要辛苦」說他緊張嗎?其實不會,中華隊總教練林華韋就這麼形容蔡仲南:「他的神經跟一般人不一樣,普通人碰到這種大場面幾乎都會因為緊張而投不好,阿甘剛好相反,太平常的比賽他會投的亂七八糟,反倒越是這種大場面的比賽他會表現的更好。」當時在五局上半兩出局一記普通的飛球因為守備判斷上的失誤而丟分,事後問到蔡仲南會不會擔心兩年前的撼事重演?「不會啊」他很簡潔的回答「事情過去就算了,把接下來的比賽好好投完最重要,況且當時比賽才進行一半,我們也不是打不到韓國的球,重要的是之後不要讓他們再拿到分數。」果真是標準的「阿甘流」回答。
球員與教練都稱呼蔡仲南叫「阿甘」,這個綽號的由來很多人也都知道,因為蔡仲南在練習時就是不斷的跑步,樣子像極了電影「阿甘正傳」裡面那位不斷跑步的主角,但蔡仲南其實在個性上也很像電影裡的阿甘,只要一下定決心就持續到底,決不因為途中有任何阻礙就退縮不前,林華韋也談到這一點,他表示蔡仲南雖然一度因為肩膀有傷投球表現不甚理想,但是他在重量訓練還有各種輔助訓練都做的非常確實,因此當他傷勢恢復後,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調整到最佳狀況。
雖然蔡仲南看起來酷酷的,話也不多,但如果跟他相處久了,會發現他也是個十分風趣的大男孩。有時候也會在賽前開隊友的玩笑,跟平常一號表情的樣子截然不同。在練球完的空檔,隊友邀他回飯店後去泡茶,「泡茶?!」阿甘笑笑說他其實已經泡了一年多,話還沒說完旁邊的隊友(他死也不肯讓筆者透露他的名字)就開始吐阿甘的槽「你知道嗎,我就是喝到他第一次泡茶的倒楣鬼,原本想再怎樣也不會有多慘,可是我才喝了第一口不到五分鐘後就開始跑廁所….」一陣打鬧後,小蔡接著表示他現在的泡茶手藝可是相當不錯,在中華隊集訓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有隊友到他房間來喝「伸手茶」,說不定以後不當球員後還可以開家茶藝館。
蔡仲南將在九月份退伍,他表示可能會先回到合庫,但如果有機會,他還是希望能到國外去闖一闖,在這裡除了祝福他未來一切順利外,喜歡他的球迷可要好好把握這一年能近距離看小蔡的機會,不然過了今年想再親眼看到他的投球英姿可能就是在電視上了。
-----------------------------------------------------------------------------------------------
雖然沒有做正式統計,但假如問當時跑棒球的記者最怕寫哪位球員的採訪報導,蔡仲南應該是固定前三。請大家不要誤會,絕對不是蔡仲南在成名後態度開始驕縱或者會無來由的拒絕採訪。其實不管在什麼場合,蔡仲南遇到採訪時都是帶著平和的微笑盡可能的接受記者的詢問。但………..那時的蔡仲南不管記者如何修飾提問的方式,試圖引導他能表達更多東西,但蔡仲南的回答幾乎都是千篇一律「(請問今天比賽狀況如何)還可以」「(在X局碰到失分危機時,有什麼想法嗎)沒想太多ㄟ,就是投下去給打者」「(今天贏了這場比賽,會感到興奮嗎)還不錯,挺高興的」在01年亞錦賽之前,筆者至少親身參與了三到四次的賽後專訪,蔡仲南的回答幾乎都是如此簡潔,結果就是記者群在採訪完後,每個人都苦著一張臉:「這要怎麼寫啊,根本找不到可以下標的語句」,但當時蔡仲南又是各大報體育版編輯鎖定的重點人物(只要有他的新聞閱讀率就會大增),但每次在採訪完後,都會隱約聽到記者在手機跟編輯爭論解釋-編輯以為記者隨便問隨便寫,記者則要解釋那些「沒爆點」的話真的是蔡仲南親口說出,在這裡要補充說明一下,現在圈內的風氣我不了解,那時跑棒球的記者在寫球員報導時,雖然可能在語句上會略做修飾,但一定都是球員親口講出來的才會寫進去,絕對不會「無中生有」寫出球員在採訪當時絕對沒講出口的話語,這也算是一種對自己職業的自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