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挪移的武功,深淺有七層
葵花寶典的武功,不知有幾層,但是我們知道第一層是 "舉刀自宮" ...
我不是說大家應該要自宮,只是想說,看球賽的功力,同樣可以分很多層
每一層都有每一層的趣味...
我們就以昨天扣人心弦的2015溫網決賽,老費大戰揪口為例,來看看,觀球賽可以有怎樣的分層 ...
第零層(不予置評層)
好球!這球漂亮!!那球救的好!!!
可惜!差一點就進了!!
可惜!這球打對角就贏了!!
費神的鋼腕就是強!
揪口衣服撕得更是好!!
第一層(入門,看球三個月即可練成)
老費老矣,年紀大了果然跑不動...如果是十年前...聽說十年前......
揪口接發球和底線果然強大,跑得快又吃過橡膠果實,甚麼球都回的去,難怪是世界第一
第二層(技術分析層)
老費現在因為年紀,移動力和續航力是差了一點,但是正手拍仍然威力強大,上網壓迫也是當今網壇之最。
但是底線偏安正手也是一個隱憂,反手拍雖然可以變幻莫測,但是威力不足。
因此,只有用閃電戰或是上網壓迫給揪口威脅,假如發球狀況好,掌握所有優勢主動用正拍和上網進攻,那麼有贏面
揪口的接發當今世界第一,底線相持能力,防守和由守轉攻能力也是當今首選。
而且揪口的底線是強大的兩側並重型,正反手側攻守俱佳,加上目前強大的移動能力,也讓他底線幾乎毫無破綻。
所以只要他接的住老費的發球,底線磨下去,一直打老費反拍,就大有贏面
第三層(戰術層)
決賽當天早上,某處:
艾伯格: "老費啊,你跟揪口不能磨,磨下去一定輸,所以要贏只有四個字,就是火雲邪神說過的,唯快不破!
發球感覺沒問題就學我,直接上網!就算沒那麼好,也千萬打死不退,咬住底線有機會就上去攻,來球一短就上網,攻得快,上的快,就是你的!"
不遠的另一處:
貝克: "揪口,老費打墨瑞你有看到了,小墨瑞被他的閃電戰壓垮了,去年上海大師盃,你也敗在他的閃電打法之下
應付之道,為師現在就告訴你,那就是千古不破的男人真理:男人啊,就是一吋長一吋強!
你每一個回球都要長!你只要做到這一點。這樣老費就發動不了他的閃電戰。就算你長到出界,也要一本初衷,我就是要打長!!
另外,因為對手是偏安正手型的老費,你只要覺得受到壓迫,就打他的反手!他的反手就是讓你可以喘一口氣的地方!!"
[刀神看法補註: 我覺得以上就是這場雙方的基本戰術,揪口除了開賽一小段時間之外,"長"字訣掌握的都很好,於是老費可以舒適攻擊的機會少了。有的球老費只好硬攻硬上,失敗的機會自然較大,然後有的機會他也就猶豫了。
然後,他就開始沒力了......]
第四層(數據分析層)
好,我們來看官方統計數字
從數字看,四盤打下來,差別比較大的有幾個:
1. 老費的二發贏球率略低,49% 比上揪口的 60%
2. 上網贏球比率老費較高,而且上網次數多了不少
3. 破發點的掌握,老費七個才破了一個,揪口十個破了四個
4. 老費的制勝球比揪口多了12個,但是非受迫性失誤卻多了19個
這些數字的背後原因是甚麼?
揪口的接發好,可以攻老費的二發?
老費看起來上網贏分的機會高,所以應該更多上網才對?
揪口抗壓性高,所以扛的住破發點?
老費應該打穩一點,減少非受迫性失誤?
有時統記數字可以表達出來的東西,不一定那麼明確
我們要連技術戰術,甚至心理層面一起考慮,才比較可以判斷這些數字的意義
例如想要強攻的一方,制勝球應該比較多,但是非受迫性失誤也應該較多。那麼,怎樣才是一個適當的平衡點?減少攻擊,減少失誤,有時並不是正確的答案,有時也許攻更多才是正確的答案 ...
破發點拿不到,有時是發球方救的好,有時是破發方近鄉情怯,遇到破發點反而不敢攻了
在這場比賽,是怎樣狀況?
我們再看另一個統計,底線來回的數字
這邊先看底線正反拍,Forced Error 是受迫性失誤,也就是對方給你足夠的壓力造成的,這個部分老費有30個,揪口只有2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