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Crazylight Boost(以下以CLB簡稱)作為具實驗性質的第一雙Boost籃球鞋款,在許多性能上有些小缺憾,例如:眾所期待的boost腳感與跑鞋有落差、鞋底抓地力及後跟支撐性不夠出色等等,所以可說是雷聲大,雨點小。而今年捲土重來的Crazylight Boost Primeknit(以下以CLBP簡稱),再次將新技術─Primeknit首度搭載在籃球鞋上,在性能上是否又會和眾人期待有所落差呢?
(去年的Crazylight Boost 2014評分請參考這篇 [REVIEW] Crazylight Boost VS Clutchfit Drive VS Hyperdunk 2014 鞋評)
測試場地:室內PU (平整乾淨) / 室內木板 (平整乾淨) / 室外水泥 (平整沙塵多)
項目:
- 抓地力
- 緩震性
- 包覆性
- 反應性
- 鞋面支撐力
- 腳踝支撐力
- 鞋底穩定性
- 後跟穩定性
- 透氣性
- 重量
評分代表意義 : S=頂尖,A=優異,B=佳,C=普通,D=差,E=極差
抓地力:A
刀鋒型紋路外底
去年的CLB特殊的交叉高低斜紋外底,對於地面狀況要求非常嚴格,稍有沙塵抓力力就急遽下降,唯有在非常乾淨的場地才能發揮抓地力。今年CLBP雖稍有改善,但依舊有著一樣的問題。材質偏軟的刀鋒型紋路外底(紋路類似J Crossover 2)在木板地和PU場都有相當出色抓地力,但是,沾上沙塵後也是削弱不少。建議每次上場前使用細布擦試。而且,再一次的,抓地力和耐磨性難兩全。這類刻紋非常細薄的外底,最該擔心的問題是刻紋斷裂,尤其在前掌內側及後掌外側兩個施力最直接的部位,過薄的刻紋往往在磨耗前就先斷裂了,建議只在乾淨木板地的使用。
緩震性:前掌D / 後掌A
緩震依舊可以分為前後掌來談:
前掌:去年CLB最令人詬病的地方,在於前掌雖然貼地十足,造就了很棒的反應性及清晰的場地感,但不可否認的,薄型EVA材質緩震力非常薄弱,讓許多注重緩震的人相當失望。今年CLBP前掌中底材質究竟有沒有升級為adiPRENE+,仍然眾說紛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前掌緩震性能有顯著的提升,去年CLB會感到震腳的動作(如:雙腳墊步、跳躍後落下前腳著地),今年CLBP可以比較舒服地完成,而且這一切在不犧牲貼地感下達成,筆者刻意兩腳各穿一隻CLB及CLBP上場,可以明顯感受到兩腳前掌幾乎一樣貼地,不過,對於體重較重的人來說,偏薄中底影響緩震的原罪還是無法避免。
增量13%的後跟boost明顯比去年厚
後掌:今年在後跟的Boost增量13%,較CLB甚至Rose 5的厚度更厚,用手按壓也感受到CLBP的Boost更扎實,密度更高,由於今年消除Boost外層的TPU材質(令筆者想到Kobe X中底Zoom Air外的完整TPU包覆造成Zoom的腳感不如以往),提高Boost密度的作法,可以讓穩定度得到保證。實測可明顯感受到今年CLBP的後跟Boost的緩震力依舊出色,而且軟中帶Q的回饋感更為直接。雖然許多人期望的前掌Boost今年依舊沒有出現,但是CLBP的設計師Robbie Fuller提到"Boost需要能量釋放或是額外延展的體積",所以卸下Boost外的TPU包覆,透過跑動向前的力量,藉由Stable Frame中底將能量帶到前掌,這樣的動能轉換,CLBP做的相當出色。
包覆性:C
楦頭寬及前掌鞋面過高是包覆性不佳的主要原因
首次將Primeknit編織技術運用在籃球鞋款上,包覆性在鞋身前段及後段差異頗大。鞋身長度沒有問題,但是腳趾上方及楦頭都有比較大的空間。後段鞋身憑藉腳踝周圍和鞋舌較厚實的填充,以及硬質後跟穩定器扎實鎖定,包覆性較鞋身前段高出不少。不過,由於楦頭偏大且前掌鞋面高的關係,建議選擇小半號及穿著較厚的襪子。
反應性:A
中底非常薄的前掌反應性極佳
如前面提到,CLBP抓地力出色,前掌中底非常貼地,另外CLBP的重量也相當輕,又是低筒鞋款,所有影響反應性的變數都相當優異。實測中,CLBP維持了一貫Crazylight系列鞋款的特點,在需要迅速動作時相當跟腳,若不是由於前腳掌包覆性較差,稍微扣了點分,反應性可以達到滿分。
Chris克里斯
這雙真的好穿!!!!!!
Joshchang0204
的確是今年不容錯過的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