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2015/9/11,是說,去年這天我出發前去紐約看Derek Jeter耶!),2015台北馬拉松的主辦單位宣布本屆的賽事須知,同時將報名方式從過去的先報先贏制改為登記抽籤制,也告知跑友們從2015/9/14起可以開始登記參與抽籤。雖然本次賽事少了金融業的贊助,但或許可以引進更多企業的支持,不見得是件壞事。
而看過賽事須知後,除了報名方式改為我很推薦的「抽籤制」外,也發現有一些變化,例如參賽人數減少、領取物資地點改變。原以為沒什麼新意,但老孫提醒了我說:「今年的賽事路線有變化」。再仔細一看,確實與過往不同,就稍微研究了一下,發現真的跟去年的全馬賽事路線不同,就順手在google map做了一個路線圖,來跟有興趣參與今年2015台北馬拉松全程馬拉松部份的跑友分享。不過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主辦單位都不能事先提供跑友這樣的訊息呢?
首先,先來看2014全馬的路線:臺北市市民廣場→仁愛路→中山南路→中山北路→新生北路→濱江街(林安泰古厝)→大佳河濱公園→迎風河濱公園→成美左岸河濱公園→麥帥一橋越堤道→成美右岸河濱公園→彩虹河濱公園→美堤河濱公園→圓山河濱公園→百齡右岸河濱公園→百齡橋越堤道→百齡左岸河濱公園→大佳河濱公園→迎風河濱公園→塔悠路5號水門→塔悠路→健康路匝道上高架→麥帥二橋接下基隆路匝道→信義路→光復南路→仁愛路→進入終點臺北市市民廣場。
路線圖是長這樣 (在此感謝老孫,這是他2014參賽的記錄,經他本人允許後使用的):
基本上有跑過的朋友都知道,台北馬拉松的全馬路線其實有一大部份的路段都在河濱公園內跑,我說實在話是真的蠻可惜的。
那麼,2015的路線規劃呢?主辦單位公佈的路線為:起點:臺北市政府-市府路→信義路→松智路→松高路→逸仙路→仁愛路→中山南路→中山北路→北安路→明水路→樂群一路→(基16)美堤疏散門→美堤河濱公園→圓山河濱公園→百齡右岸河濱公園→百齡橋越堤道→百齡左岸河濱公園→大佳河濱公園→迎風河濱公園→觀山河濱公園→麥帥一橋至右岸→麥帥二橋前原線折返→彩虹河濱公園→成美右岸河濱公園→成功橋至左岸→成美左岸河濱公園→觀山河濱公園→(基5)觀山疏散門→塔悠路→健康路匝道上高架→環東高架→下基隆路匝道→ 基隆路地下道→信義路→市府路→終點:臺北市政府。
地圖則是這樣:(這是我依據上面的路線在google map上所畫的。)
詳細部份可參考此連結:https://goo.gl/jwHxaV
而路線改變的部份,比對後,有下列四個部份與過去不太一樣,我列於下並附上我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1. 起點:臺北市政府-市府路→信義路→松智路→松高路→逸仙路→仁愛路。
對照2014:臺北市市民廣場→仁愛路。
(紅箭頭為去程、綠箭頭為返程)
【差異】:過去就是從市民廣場開始直接由仁愛路往中山南路前去。而這一次,刻意將路線由市府路往南到信義路後左轉,再左轉接松智路;到松高路後再左轉接逸仙路,到仁愛路再右轉往中山南路前去。其實感覺就是刻意要繞市政府、世貿一館、101大樓與信義百貨商圈,再接國父紀念館。其實蠻創新的,也是值得鼓勵。不過呢,因為大家都知道比賽不是六點半就是七點開跑,以台灣對路跑活動的支持度,我想只會看到安靜的101大樓跟商圈吧。
2. 中山北路→北安路→明水路→樂群一路→(基16)美堤疏散門→美堤河濱公園。
對照2014:中山北路→新生北路→濱江街(林安泰古厝)→大佳河濱公園。
老孫
感謝林小新仔細分析路線!
ゲゲゲの林小新
沒辦法,我都被日本賽事給寵壞了。都會看一下自己跑的路線是怎樣,才能做狀況模擬。
不過發文後,看到一個半程路跑賽事也有提供簡單的路線圖,而路協承辦的賽事就跟你講怎麼跑,連圖都沒有,就蠻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