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10/01

【MLB淺分享】來談談藍鳥的季後賽25人名單?

隨著藍鳥擊敗金鶯、將美東王座確定掌握在手中,我們差不多是時候可以來討論藍鳥季後賽名單的時候,我們先預測第一輪名單,畢竟如果打進美聯冠軍賽,有時候名單會因應首輪狀況來調整;首先當然是先要了解...


隨著藍鳥擊敗金鶯、將美東王座確定掌握在手中,我們差不多是時候可以來討論藍鳥季後賽名單的時候,我們先預測第一輪名單,畢竟如果打進美聯冠軍賽,有時候名單會因應首輪狀況來調整;首先當然是先要了解季後賽名單的規定,我們參照這篇所寫的「在季後賽方面,只要8月31日當天在25人正式名單、大聯盟傷兵名單、suspended list、military list、bereavement list的球員,都有資格被放在球隊季後賽的正式名單中。傷兵名單中的球員,如果到了季後賽還在傷兵名單中的話,球隊可以用一個球員替換,這個替補的球員在8月31日那天必須要出現在該球隊所屬大小聯盟球隊的正式名單中,不限投手或野手。因為這樣的規定,所以有機會進季後賽的球隊,通常都會在擴編的時候,把小聯盟球員拉上來放在傷兵名單中,讓他們有選擇的機會。…除此之外,在季後賽進行中,只要有任何一位球員受傷,球隊都可以馬上找人替換。這個替補球員必須要在球隊的40人名單中,而且如果受傷的球員是野手,替補的球員也要是野手,如果受傷的球員是投手,替補的球員也要是投手。受傷被替換掉的球員,在剩下的季後賽中不能再上場。」;而在這個基礎下,我們先把一些鐵打的名單,列出來如下:

捕手─Russell Martin;內野手─Edwin Encarnacion、Ryan Goins、Josh Donladson、Tulowitzki、Cliff Pennington、Justin Smoak、Chris Colabello;外野手─Jose Bautista、Ben Revere、Kevin Pillar;先發投手─David Price、Marcus Stroman、Marco Estrada、Mark Buehrle;後援投手─Roberto Osuna、Brett Cecil、Mark Lowe、Aaron Sanchez、Liam Hendriks、Latroy Hawkins,總共已經算入21人。

好,有人一定會開始在說R.A.Dickey還有二號捕手怎麼不在鐵打名單內?外野也還少人?這就是我們接著要談的內容,我列的鐵打名單內,很清楚的是由先發跟必須或主要替補的野手,還有先發輪值跟勝利組牛棚所構成,但是這邊就會有些討論,第一個就是先發輪值怎麼排?第二個就是隨著先發輪值的不同,我們必須具備的野手替補也許會跟著不同?第三個就是有了輪值後,牛棚還需要除了勝利組外哪些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先從最後一點來談,但是先不談完,季後賽可以說每個能用的牛都是戰力,但難免會有先發投手早早爆掉的情況,因此為了避免過度消耗牛棚,需要有個長中繼,如果行有餘力帶一些功能型,例如專剋左右打或滾地飛球極端類型投手,當然更好;而長中繼的來源,通常是從例行賽先發輪值的五人縮編到季後賽的三或四人後,被排除在外的那個通常會成為人選,而要是先發有人本身具備有後援經驗,或是後援有先發經驗,當然更好,如果以這點來看,Estrada(後援時OPS 0.472)跟Sanchez是先發或後援中,具備這樣經驗的人,但是把他們抽離本來的角色,會不會反而得不償失?尤其當你考慮到Estrada下半季的精彩表現(OPS 0.606)還有是本季藍鳥最長期穩定的先發,而Sanchez在先發角色遠不如當後援亮眼呢?


關於Estrada的問題牽扯到對戰組合還有主客場,我們晚點再提,Sanchez從他的split的先發(OPS0.738)後援(OPS0.511)或是用球數(26-50球間的OPS為0.942)來看,確實不是長中繼的首選;不過,在牛棚有Lowe還有Cecil都足堪擔任set up,甚至還有Hendirks跟Hawkins都是可以信賴的投手這點來看,如果單純說將Sanchez抽離現在的角色,其實對藍鳥影響不大,藍鳥剩餘的牛棚還是夠因應任務。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來回到先發輪值的安排,先發輪值的安排會牽涉到對戰組合跟主客場,我們如果是美聯最佳,那就是對上外卡戰出來的對手,可能是洋基、天使或太空人,好處當然是他們的王牌應該都在外卡戰耗掉了;如果是美聯次佳,那就是對上條子,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是主主客客主的安排。

我們照這幾個狀況,列出我們除了Price跟Stroman(他復出後儼然藍鳥的No.2)這兩個鐵打的先發輪值人選外,其餘四位主要先發本季(上)跟生涯(下)的對戰OPS(內為同樣對手的客場成績,Estrada跟Drew Hutchison只列本季),當然除非有什麼特殊情況,不然大概不太可能會以Hutchison當先發: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