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的喜悅 中田翔一手抱一個 看看坂本跟秋山的喜悅
TSUTSUGOH (心中OS 人家也好想跳上去哦 )
應該也想跳上去 但噸位太大 可能怕壓倒中田翔
9下再見安打 氣走老墨今天一路不放棄
緊咬著日本武士 讓他們嚇出一身冷汗
還好我最後有回到一壘側 才能捕捉到這勝利的喜悅
在說比賽細節前
大家不妨看一下我今年5-6月去看了10場日職
(6場火腿的比賽 可惜岱鋼受傷了!!!)
拍攝了很多中田翔的打擊姿勢 不同角度
以下為5-6月在各主客場拍攝的
日本火腿鬥士隊 中田翔
看一下他豪邁的揮棒姿勢
出身甲子園名校的大阪桐蔭高
高中就是強打見長 擊出了87支全壘打
甚至多次把球擊出場外 據說有些飛行距離更到170公尺
選秀時更是多支球隊指名 最後由火腿中大獎
但剛加入職棒的他走的並不順 除了鋁棒到木棒的適應期
加上他生活管理欠佳 練球集合常遲到 還有傷勢影響
還有前幾年打擊姿勢的不固定 讓他職棒初期並不順利
到了2011年雖然打擊率還是偏低的0.237 及133次三振
不過繳出18支HR 91打點開始了他的強打之路
近二年為了他也改善生活習慣及飲食
我想多少對他的成績也有很大幫助
可能跟年少輕狂玩過之後 慢慢隨著年齡成長心思也成熟許多
不過他其實只有26歲哦 1989年出生 他的黃金歲月才要開始而已
誇張的高抬腿
中田翔其實很可愛
下次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他在準備打擊姿勢前
會有一些必做的動作 而且球與球之間
一定重覆做 像ICHIRO一樣 永遠都要拉袖子
據說每位球員都會養成一定的打擊TEMPO 為了是調整節奏 調整心情
重心維持的很好
下盤很穩高抬腿的打擊
若重心或下盤不穏會影響到出棒的穩定度 跟擊球的瞬間
明年球季 注意看中田翔的揮棒 他有時候即使揮棒落空
他也極少會把重心向前傾 重心大多80-90%都是留在後面
所以可能間接造成他三振率一直居高不下
2011-2015球季全壘打產量18~30支 但三振也有77~133次
不像有些專門巧打的選手 會想碰一下球 打進內野就好 靠著腳程上壘
(中島卓也就是死命也要破壞球 可以一連打出近10顆界外球 投手遇到中島都要崩潰)
中田翔為的就是確實擊中球心 來給你致命的一擊
大雨中揮棒也不改他帥氣的本性
豪邁的揮棒 球棒在他手中就像一把武士刀 怪不得入選 侍 ジャパン
擊球的那一刻 姿勢非常標準 你真的很少會看到 他把重心向前傾
超完整的Swing 而且他就算要揮棒落空 他也不會把雙手放開
不像有的強打者 MLB的選手 擊球CONTACT的那一刻 會將右手或左手放開
就是這阿尼奇的壞壞形象不知道虜獲多少球迷的心
我想大多數人一定覺得 他不打球若做日本黑道大哥去收帳一定很適合
連傳個球表情都很多
以下11/11 攝於天母棒球場 日本VS墨西哥
守個一壘都不知道在跟一壘審碎唸什麼
近幾年中田改守一壘 減輕了守備壓力 更能專注於打擊上
不過在季中 有時中田翔會有晃神的情況發生 守備及跑壘不積極還是偶爾會出現
這張我也很喜歡的是~墨西哥選手擊球後全力衝刺的態度
完全像跑百米最後衝線的動作 這就是態度
台灣選手真該好好學學 改天來寫另一篇關於台灣選手的"超不積極跑壘態度"
他的一舉一動都令人為之著迷啊~~~
這是他打擊預備姿勢前的 其中一個動作
再來就會半蹲 搖動晃腦一下 下次他打擊注意一下哦
猛一看 有一點像松坂大輔
今天知道中田翔打第幾棒嗎 第六 第六棒呢
4棒 中村剛也 5棒TSUTSUGOH 6棒才是中田翔呢
說到這又是一個中田翔的話題
中田翔一直是火腿不動4棒 上一屆WBC也是國家隊4棒
不過這次在小久保監督下把他放在6棒
我覺得還蠻不錯的他可以減輕一點壓力 不會想太多把責任都一肩扛
其實球迷們若有看今年的轉播
你一定會聽到主播說明星賽前 跟明星賽後
陳威郡
中田翔真的狀況極佳。 倒是四棒的中村剛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帶傷上陣的關係,我有看到他逮中一記投到中間的速球,結果在牆邊被接殺了。 照他例行賽的表現,我覺得那球扛出去應該沒問題。
侯子旅攝 Voyage Avec Yves
我在現場看很多球阿達力都超好 不過那天風真的超大 又下雨 左中外野都是大逆風 我想多少有一點影響 不然球在擊到瞬間是很有力道的哦 中田翔應該是想太多了 若照結果論來說 當初粟山監督 若把他改到3 5棒或許能有不錯效果 我文中有提到他跟岱鋼的玩笑話 其實或許中田翔真的很在意四棒的位置 說不定這次日本武士隊能改變他的思惟 讓他更成熟也不一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