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裡,崆峒派有一招絕世武功─七傷拳。這套拳法有著詭異且變化多端的拳勁,既可以傷樹無痕卻斷盡樹脈,也可以單拳震碎百斤巨岩。但想要練成這麼強大的武功,卻需要以傷害自己作為代價。每練一次七傷拳,體內五臟六腑就損傷一次。先傷己,再傷敵;傷敵七分,自損三分,是這套拳法的特色。而棒球場上,也有一項獨門絕學,雖然可以達到與其他球路完全不同的效果,但由於投法太過特殊,手臂容易受傷,因此只有極少數的人願意練這套功夫,這套武功就是Screwball─螺旋球。
螺旋球之所以特別,是因為軌跡不同於其他的變化球種。一般的變化球種,如曲球與滑球,球的軌跡是向同側打者的外角竄出去的。而螺旋球的軌跡剛好相反,球的軌跡會向同側打者的內角轉進去,對於打者而言,會有種球突然消失不見的錯覺,而難以揮擊。而向內角沉的軌跡,就如同沉球一樣容易造成滾地球出局。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投手必須要把整個手肘內側轉向自己,用手肘的力量以逆時針的方式將球投出。這樣的投法就好像把整隻手臂逆轉一樣,非常不符合人體工學,所以在學螺旋球時,一般會特別強化幾條會使用到的肌肉,讓自己比較不容易受傷。但即使如此,大多數的螺旋球投手容易有肩膀或手肘的毛病,無法有長而健康的生涯。

因為特殊的投法,大多數的投手都不願意學習螺旋球。不過在棒球歷史上,還是有許多投手把螺旋球當作自己的決勝武器。巨投Christy Matthewson是最早開始投螺旋球的投手之一。傳說當時巨人隊總經理還特別雇用了一名黑人投手Rube Foster來教他螺旋球,而當時非裔美洲人是不被允許進入大聯盟體系的。Carl Hubbell則是最偉大的螺旋球投手之一,他在小聯盟時自學學會了螺旋球,並成為了他的主力球路。16年的生涯他拿下超過250勝與兩座MVP,並在1934年的明星賽中,連續三振掉Babe Ruth, Lou Gehrig, Jimmie Foxx, Al Simmons, Joe Cronin五位未來的名人堂球員,寫下了歷史性的一刻。除了他們,Tug McGraw, Mike Marshall兩位後援投手的先驅,與Mike Cuellar, Fernando Venezuela兩位賽揚名投,甚至名人堂投手Warren Spahn, Juan Marichal都會丟螺旋球。近年來,會丟螺旋球的投手已經寥寥無幾。2005年Jim Mecir退休後,大聯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螺旋球投手,一直到Hector Santiago出現,才把螺旋球的血脈保存下來,而他也是目前唯一會投螺旋球的大聯盟投手。
(影片中可以看到Hector Santiago螺旋球的軌跡)
就像Hubbell一樣,Santiago的螺旋球也是在小聯盟時期學會的。2009年的冬季聯盟中,他從前大聯盟投手Angel Miranda身上學會了這種球路。花了兩年上手之後,他的棒球生涯有了很大的變化。原本90英里出頭的速球,加上OK的控球,Santiago頂多就是一個不上不下的投手。在這之前,他也已經連續三年都在1A打滾。學會了螺旋球後,他在一個賽季中在小聯盟快速爬升。一個賽季裡,他就從1A爬到了大聯盟。他一場比賽投的螺旋球不多,但由於欺敵性高,這可以讓他的其他球路變得更有效率。靠著螺旋球,Santiago成為了合格的大聯盟先發投手,並在2015年第一次入選了明星賽。
螺旋球有著特殊的投法與軌跡,可以徹底地愚弄打者,卻也可能弄壞自己的手臂。但對於投手來說,任何武器都有受傷的風險,只要能夠以正確的方式丟螺旋球,就能夠達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對於Stuff不是那麼出眾的投手來說,是值得冒險的一條路。或許在將來,我們能夠在棒球場上,看到更多投手學習投螺旋球,並有更多像Santiago一樣成功的案例出現。
延伸閱讀:The Mystery of the Vanishing Screwball (The New York Times)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其實螺絲球傷手這種說法我還蠻疑惑的,想一下螺絲球的投法好像跟網球殺球的感覺差不多,卻沒人說網球殺球會傷手…
Josh C
這是棒球界比較普遍的看法
畢竟要把手臂逆時針倒著轉相當彆扭
而網球的殺球或kick serve手肘還是順時針轉的
不過延伸閱讀那篇文章中
他們找來一個螺旋球投手來做實驗
要他投一般直球與螺旋球
看看手臂的受力情形怎麼樣
發現手臂受力是差不多的
所以螺旋球可能不是這些投手受傷的主因
而是投手本身的體質或投球機制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