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Xavier
季末折騰多時的中華職棒自由球員角逐戰,今天終於有明確的進展,下午林智勝和中信兄弟一同召開加盟記者會,大師兄確定新球季將轉戰中信球團,證明先前的傳聞不假。
最受外界矚目的薪資部分,林智勝獲得3年總值3600萬的大合約(加上激勵獎金最高可達4500萬),每年平均薪資達到1200萬臺幣,比起去年的年薪516萬(月薪43萬),漲幅高達132%,正式超越郭泓志成為中職史上身價最高的球員。
中華職棒歷年自由球員簽約情況:
球員 | 母球團 | 簽約球團 | 前一年薪資 | 簽約狀況 |
彭政閔 | 兄弟象 | 兄弟象 | 年薪636萬 | 10年3300萬(前5年球員約,後5年教練約,每年設定基本出賽數附激勵獎金) |
陽建福 | 興農牛 | 興農牛 | 年薪240萬 | 3年1080萬(附激勵獎金) |
周思齊 | 中信兄弟 | 中信兄弟 | 年薪336萬 | 5年3300萬(每年設定基本出賽數) |
張建銘 | 義大犀牛 | 義大犀牛 | 年薪420萬 | 1年456萬 |
林智勝 | Lamigo桃猿 | 中信兄弟 | 年薪516萬 | 3年3600萬(加激勵獎金最高4500萬) |
據了解義大的鄭達鴻也可能繼林智勝之後轉戰中信兄弟,雖然另一名自由球員陳金鋒未來的動態還不明朗,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林智勝加盟中信看出幾個重要的歷史指標跟啟示,Xavier條列如下:
從La New時期開始 林智勝就是球隊主力球星
一.中職首次出現自由球員轉隊成功:
過去礙於中華職棒轉隊費及各隊預算問題,有意網羅自由球員的球隊,往往第一次的開價就是加入轉隊費計算後的”最終開價”,讓球員轉隊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母球隊只要加碼一次,球員就篤定續留。如之前的彭政閔、陽建福和周思齊等人都是同樣的情況。
這次雖然也有轉隊費阻礙,不過中信兄弟有別於過去,直接開出母隊難以加碼跟進的合約,最後成功網羅大師兄林智勝,讓他成為中華職棒首宗自由球員轉隊成功的案例,為職棒寫下新的歷史。
二.中職首次出現年薪破千萬的”純本土球員”:
20多年來中華職棒只有大聯盟歸國的陳金鋒跟郭泓志拿過千萬年薪,還沒有”純本土”球員年薪突破千萬台幣的紀錄,先前”純本土”球員年薪最高不過是周思齊的780萬(5年合約最後1年可達到,但每年有設定基本出賽數)。
這次林智勝算是成為”純本土”球員拿到千萬年薪的第一人,這是個重要指標,對很多中職球員也有激勵的作用,2年後預料林益全將以此為目標到自由市場測試身價,屆時將成為焦點。
鄭達鴻近期可能正式宣布加盟中信兄弟
[CPBL] 球員薪資上限不能超過1.5倍: 詭異的中職自由球員制
三.Lamigo桃猿在自由球員市場陷困境:
從中職實施自由球員制以來,Lamigo在自由市場幾無動作,即便今年營收大幅增加,這次似乎也沒積極挽留林智勝,Xavier推測這跟球團母企業財力不足有相當關聯,這也是為什麼近期各隊在討論調降自由球員轉隊費時,Lamigo態度趨於保留的原因。
因為對母企業財力最小的Lamigo來說,自然清楚沒有和中職其它三隊角逐自由球員的本錢,在未來隊上主力球員可能被挖角的情況下,Lamigo當然希望能獲得較高的轉隊費做補償(但相對也會成為自由球員流動的阻礙)。
如多年後Lamigo球星林泓育將取得FA資格,屆時有沒有辦法留人對Lamigo又是一個難題,這樣尷尬的情況往後會持續出現,如何解決受限母企業財力可能導致的自由市場戰力失衡,考驗著Lamigo球團。
JohnnyY
LM不是出不出的起,而是願不願意跟上這價碼,畢竟今年真正在職棒上有獲利的球團,也只有LM吧,中信小賺,統一跟義大都是虧損
denniswang.tw
小資本球隊也有小資本球隊的玩法,我想該是讓各隊GM好好認真想想怎麼經營的時候了
Steve Liu
我倒覺得LM不跟進不是錢的問題,畢竟之前鋒哥3年3003萬都在簽了,應該是林智勝的言行早就得罪高層了,不簽還能進帳690萬何樂而不為?
canno
跟貓仔一樣,得罪高層沒好下場
Leo Hsu
有錢就是任性!!
就跟連X文可以出來選台北市長一樣的...
有錢什麼都可以, 沒錢萬萬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