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你願意用多少代價換一個夢想?
十萬?十個月?還是一輩子?
很多夢想是可以被量化的,但還有很多夢想,無價。
去年,連續幾場國際賽的突出表現,讓中華男排成為鎂光燈的焦點,選在亞俱杯結束後才宣布自己即將赴西班牙追夢的消息,使得剛獲得MVP與最佳舉球員兩項殊榮的培閎,更加光芒四射,也更名正言順。各界對於培閎的期待,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不過這就是台灣的體育環境,而且培閎又是第一個例子,想一想也就不這麼令人感到意外了。
然而,出發前夕,培閎去西班牙打球的薪水意外曝光,許多媒體與球迷關注的焦點也轉移到了待遇的問題,令這趟旅程增添一些疑問。當時,我在自己臉書寫下這段話:
【不要讓金錢踐踏了夢想】
已經想不起來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認識你了,只記得當時你的頭髮還很多,而且戴牙套。
一晃就這麼些年過去了,你一直照著自己的規劃按部就班,如今終於等到時機成熟,準備展翅高飛了!當初知道這個消息時很替你開心,也暗自祈禱可以一切順利。
亞俱盃這幾天,大家的情緒被你們帶到最高潮,但我們心情卻無比複雜,因為我們知道,要再看到你披著中華隊17號,可能要再等好一陣子了。所以,除了第一場,我天天到球場報到!
最後宣布MVP那一刻,我還跟彥伯說應該是歐告吧,沒想到,竟然是你!從那一刻,粉絲團人數暴增,我就知道這顆震撼彈投下去,掀起的蕈狀雲會遠比我想像的要大的多!
大家還是祝福你的,只是不捨你的待遇。但我覺得太習慣用金錢做為衡量一件事情的標準,將薪資問題放大對於球員不是好事,甚至可能破壞未來的行情。何不相信培閎一定是考量周全後,認為合理而接受的呢?
我們都知道培閎不止這個價碼,但這紙合約乘載的更不是這個數字可以計算的。那是一個開端、是一個夢想的實現、更是一個打開台灣排球市場的大門。若以這樣的方式計算,就不委屈了。
培閎,期待你打出自己的身價,不要讓金錢踐踏了這個夢想。
真心的祝福你,我們會在台灣成為你最堅強的後盾!
慢慢地,培閎逐漸被台灣媒體淡忘,也沒有人繼續討論培閎的待遇與他的夢想是否等值。大家的焦點大多放在到中國打球的陳建禎、電眼雙胞胎劉鴻敏劉鴻杰的身上,偶爾,才能在培閎的臉書粉絲專頁上得知培閎的消息。不過奇怪的是,培閎粉絲專頁的人氣仍然快速成長,並沒有因為曝光少而被粉絲遺忘,儘管到後來,粉專的小編越來越少更新培閎比賽的消息,卻還是有很多粉絲惦記著這個陽光的大男孩。
在這9個月當中,我不斷思考著夢想對於一個人的價值,到底該怎麼去衡量。於是,就在培閎快要結束西班牙之旅的時候,我和他邊聊邊交換心得,才發現,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的衡量方式可能截然不同。
或許對一般球迷而言,這次旅程象徵著台灣排球走出世界的起點,台灣體壇的台灣之光不再專屬於棒球、跆拳道了。但對培閎來說,這只是一個計劃中的事情,就像換個環境念書一樣的稀鬆平常。回憶起這趟旅程,培閎說他一開始並沒有預設可以獲得什麼,也沒有給自己訂一個目標,就把一切都當作是個「機會」跟「舞台」,接觸不一樣的訓練模式、觀念等。所以對於薪資,並不十分在意。然而,才剛踏上西班牙的土地,培閎就在適應上遇到重重阻礙。
「我覺得沒有預期中的那麼順利,我以為不管在技術表現或是語言方面我都可以很快就勝任,但其實在球場上,語言還是很大的問題,跟球員的配合也沒有到很順。」不管在球風或是身體素質上都早已適應台灣模式的培閎,在球場上還要克服語言障礙,尤其身為舉球員,更需要處處與隊友溝通,因此,一開始便被挫折感籠罩。

此外,培閎也提到西班牙聯賽制度跟台灣企業聯賽很不同,其中除了主客場制以外,最大的差異就是台灣的企業聯賽是排協主導,但在西班牙,都是各企業在主導。每支球隊的母企業會自己安排主場的比賽,包括行銷、宣傳活動、票務等,完全自負盈虧。培閎加盟的Electrocash CCPH球隊母企業是家用電器的製造商,在所有12支球隊當中,規模不算大。因此,在球團制度、訓練內容、球隊資源等,在培閎眼中都不能算上一支職業球隊。我就曾有幾次在深夜收到培閎的line寫說:「今天原本課表是重訓,但我一到健身房只看到我的美國隊友,看了手機才知道教練說今天休息。」或是「今天原本要練球,到了球場發現有其他球隊在使用,所以我們就放假了。」對於一向嚴以律己的培閎來說,更是無法接受,只好自己自主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