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03/27

開幕戰將到來 印地安人隊進行球場大改造

隨著春訓進入尾聲,為了迎戰新球季,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正在進行球場改建,除了延伸護網的長度,還包括計分板改造,就是要讓球迷在新賽季有個不一樣的球季。在此篇文章中,會介紹進步球場的設備革新,以及內...

作者:Si-ying Lee

飛魚

球場歸屬感這詞真棒,看球也需要一個舒適的環境 怎麼台灣的球團(除了Lamigo)都沒想到,不過中信兄弟也開始在全面改革了(Gooooood),但還是覺得中華職棒受到日職影響好深,比較喜歡美國人那種悠閒看棒球的氛圍,國內的球場氣氛雖然熱血,但少了悠閒...!

Si-ying Lee

各國風情不同關係,台灣與日本同屬亞洲地區,自然比較靠近日本,就連加油歌也都「神似」阿!
我個人也比較喜歡美國人看球的氣氛,因為看球是一個放鬆、休閒活動,很難整場都「坐好坐滿」XD

隨著春訓進入尾聲,為了迎戰新球季,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正在進行球場改建,除了延伸護網的長度,還包括計分板改造,就是要讓球迷在新賽季有個不一樣的球季。在此篇文章中,會介紹進步球場的設備革新,以及內、外野增設的設施、改造。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場的防護網該如何設計較適當

還記得日前大聯盟春訓期間,一名勇敢的父親用手擋掉差點打到自己兒子的球棒嗎?當時這位英雄老爸Shaun Cunningham帶著8歲兒子Landon,在奧蘭多觀看亞特蘭大勇士和匹茲堡海盜的春季熱身賽,不料當時兒子正在用手機,正準備把剛拍到海盜隊球員Danny Ortiz的相片傳給媽媽,沒想到Danny Ortiz的球棒先飛過來,差點打中他,但機警的父親立刻用手擋下這個橫禍,這起事件經由媒體大肆報導後,大家開始對球場保護措施有了新的想法,這當然包括讓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在內。

大聯盟球場在人們心中有著極佳的看球視野,因大部球場看臺少有護網干擾,因此隨時隨地都能與球員近距離互動,但是這無形中也有著極大的風險,除了容易被甩棒、界外球打中之外,球員衝上前接界外球也不在少數。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十月,波士頓紅襪隊與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在進步球場交手時,印地安人隊三壘手Giovanny Urshela衝到觀眾席上接界外球,但這畢竟差太遠,要接也沒辦法,球沒接到就算了,假使他為了接這顆球壓到球迷,不僅自己受傷,球迷也可能被壓傷,這也凸顯沒有護網是一大問題。

但是沒有護網對大多數球迷來說事件超棒的事,第一,你可以跟球員近身接觸,要簽名、要球、甚至討抱抱XD;第二,你可以接到免費的球、球棒,甚至球員的汗水(噁);第三,你可以爽爽的看球,拍照,前面沒有任何阻礙物,你可以看一場很爽的比賽,既然這麼多優點為什麼還要有護網!想必台灣球迷一定超羨慕國外粉絲,為什麼可以有那麼好的福利?而在台灣各座球場都有護網擋住,想看球想拍照前面都是網子,到底要看什麼!

其實你錯了!在台灣看球,真的該感謝球場有超高護網,因為我們被保護得好好的,而且每一次在界外球打出時,球場都會有廣播提醒球迷要注意飛球,辛苦的工作人員也會立即查看有無異狀,對比MLB一年下來就約有一千多起受傷事件,其中大約三百人是遭界外球襲擊,這也顯示,在沒有保護網的情況下,看球受傷的風險相當大,也根本無法預料,何時會有球還是棒子會朝你的頭蓋骨丟過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在去年MLB官網發布新的安全措施,印地安人隊在週五也跟進協議,決定延伸球場護網的長度,長度從本壘後方到一三壘休息區上方,球場經營俱樂部的副會長 Jim Folk在聲明中提到:「將球迷安危放第一是我們的責任,很感謝MLB的委員Manfred 也將看球安全列為首要考量,我們會一起努力,並提供給球迷一個優異的看球環境。」

假使增設護網是否會影響看球品質, Jim Folk也說,他們會盡最大能力,兼顧好品質與安全,運用科技技術來減少視覺影響,相信球迷會喜歡新球場的樣貌。

要如何兼顧安全性及觀賽視野,是進步球場改造的首要問題。

致力打造最大最棒的計分板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的主場 ─ 進步球場(Progressive Field),坐落於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中心,於1994年啟用,至今已有二十二年的歷史,而這座球場的特色在於擁有美國大聯盟中最大的獨立計分板,螢幕高達36呎,寬149呎,只是周圍充斥著廣告,看了其實不太討喜,因此決議將計分板進行改造,這項工程依舊由Daktronics公司牽線,還包括BeckTV以及Gilbane建築公司搭配75名工人合力完成,工程包含安裝新的高分辨率顯示屏,音響設備重整,開幕戰當天將會有15位運營商和和2位音頻操作員,以及一位播音員在控制室內。

舊式計分板被廣告所包圍

新式的記分板,上頭已放上開幕戰的隊伍LOGO

新的記分板特色:

1. 畫面比過去多了147%平方英尺,但總用電量降低32%的使用功率

2. 螢幕分辨率從480到1400,比1080HD電視還要高清,幾乎多了三倍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