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底翻身又落入谷底
經歷了2011年讓豆城球迷在最後一天失望難過的球季後,紅襪隊在2012年徹底砍掉重練、終於在2013年嚐到了總冠軍的滋味,但隨後卻又在2014年落入墊底。本以為去年在大肆補強後能夠重返榮耀,豈知卻是再次經歷墊底的難忘回憶。這幾年來對於紅襪球迷,無非就是洗三溫暖般,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而在去年球季,紅襪因戰績不佳等等理由,找來了被老虎炒魷魚的GM Dave Dombrowski接手總裁一職、希望透過DD和GM Ben Cherington做最棒的搭配,以傳統派搭上數據派,期望能擦出很棒的火花,但人算不如Ben算,Ben婉拒了球隊的安排,選擇遞上辭呈、離開紅襪另謀高就,GM一職就從Ben換成Mike Hazen這位紅襪前任的球探和助理GM。
而在2015年球季後,DD採取的路線並不是純傳統派,依然參考了許多數據派的東西,也在這個休賽季中,大動作的補強和改造這支球隊,也讓紅襪在2016年又再次被大家看好可以打出好成績。
不過在看到球隊輪值與打線的部分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過去五年紅襪的戰績:
年度 | 勝 | 敗 | 勝率 | 分區排名 |
2011 | 90 | 72 | 0.556 | 分區第三 |
2012 | 69 | 93 | 0.426 | 分區第五 |
2013 | 97 | 65 | 0.599 | 分區第一 |
2014 | 71 | 91 | 0.438 | 分區第五 |
2015 | 78 | 84 | 0.481 | 分區第五 |
扣除2011年以外,紅襪幾乎都是墊底球隊,除了在2013年因為波士頓爆炸案爆氣下,整個球隊的士氣大振、上下一心,打出了總冠軍的成績,也算是給豆城的一個最棒的安慰。
也因此,球隊積極補強和期望打出好成績,成了這幾年來紅襪高層的首要目標,故今年Dave毫不猶豫的在休賽期,透過幾筆交易與FA市場的簽約,把原本2015年最弱的投手環、缺ACE、牛棚不穩等狀況一口氣做了很大的補強,前前後後交易與簽來了Craig Kimbrel、Carson Smith和David Price等人。
延伸閱讀(1): Kimbrel,歡迎光臨波士頓!
延伸閱讀(2):波士頓的冬季,紅襪滿意嗎?
休賽期大地震
在此,筆者也為大家整理了一下本次紅襪在休賽季期間離隊與新同學的名單:
離隊:
球員 | 離隊原因 | 球員 | 離隊原因 |
Justin Masterson | 自由市場 | Wade Miley | 交易至水手 |
Rich Hill | 自由市場 | Jonathan Aro | 交易至水手 |
Jeff Bianchi | 自由市場 | Jean Machi | 自由市場 |
Ronald Belisario | 自由市場 | Alexi Ogando | 自由市場 |
Luis Jimenez | 自由市場 | Jemile Weeks | 自由市場 |
Carin Berslow | 自由市場 | Logan Allen | 交易至教士 |
Javier Guerra | 交易至教士 | Manuel Margot | 交易至教士 |
Carlos Asuaje | 交易至教士 | Zach Kapstein | 交易至金鶯 |
Garin Cecchini | 交易至釀酒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