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學日文時,都是先學會哪句話呢?早安、午安還是初次見面請多指教?
旅日八年的台灣投手王鴻程,他在日本第一句學會的日文是:
回去台灣吧(も台湾に帰れ)

自從陽岱鋼(過去叫陽仲壽)在日本選秀會上以第一指名進入日本火腿隊後,有更多台灣小球員開始依循陽岱鋼的模式,到日本就讀高中和大學,希望透過選秀制度獲得挑戰日本職棒的門票。25歲的王鴻程,國中畢業後就到福岡第一高校留學,完成高中/大學的學業後,參加日本BC獨立聯盟選秀會,加入石川百萬之星(2014年11月),開啟他挑戰職棒的第一站。身高194公分的他,去年以後援投手為主,38次出賽,留下1勝3敗3救援、防禦率3.41的成績,最快球速153KM。王鴻程的名字,開始出現在日本討論職棒選秀的雜誌/網站上。

目前效力BC聯盟的石川百萬之星
1991年9月8日出生,身高194cm
右投右打
擅長球種:變速球、指叉球、二縫線
最快球速:153km(日本民間選秀討論網站記錄是148km)
照片來源:王鴻程
今年他因為兵役問題回到台灣,思考自己未來的下一步,很高興能在台灣專訪到這位旅日選手。接下來,我會向大家介紹王鴻程赴日八年、日本獨聯第一年的心路歷程。
(註解:白字藍底為王鴻程口述)

來自一支球棒的鼓舞-到日本的棒球留學生

"小學時打過台日交流賽,那一場比賽我們輸了,但當時日本隊的教練送了我一支球棒,和我說:以後如果有機會到日本打棒球,你一定要來。"
王鴻程是台東人,小學就讀當地的三民國小,三民棒球隊曾經與日本的球隊進行過交流賽,在那次比賽後,王鴻程就開始有到日本打球的想法。小學畢業後,他進入由汪金城、陽介仁教練帶領的新生國中棒球隊,新生國中一直都有和日本高中交流的留學管道,16歲身高就超過180的王鴻程,很快就展現了他的投球天賦,學校推薦他到福岡第一高校留學。對王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決定前往九州,挑戰在日本打球的夢想。
在福岡,他要面對不只是球技上的磨練,還有異地文化的衝擊與考驗。
"剛去時不會講日文,某次練習賽太緊張沒投好。隔天早上在打掃時,有個事情沒弄好,教練直接和我說:投球投不好,做事也做不好,你回去台灣好了!從那次後,只要有事沒做好,教練就會說,你回去。"
日本高中對棒球隊員的成績會有要求,如果成績無法到標準,教練會禁止球員碰球,等球員把成績提升到標準後,才能回隊練習。雖然王是留學生,也必須達到一定標準。在福岡,第一年是在留學生專班上課,對不會日語的王來說,是難熬的一年,不只教練會用"回去"來刺激他,隊員也會因此排擠他。第二年開始可以用日文溝通後,王鴻程就進入普通班和日本人一起上課,隊上的排擠情況就比較少了。高三那年,球隊因為一些事情被迫退出甲子園的地區預選賽,王鴻程失去一拚甲子園的機會,隊友知道他很想打進甲子園,對他覺得很抱歉。
高中畢業,王鴻程進入日本經濟大學,開始受到日本棒球界的關注,很可惜,大學畢業時沒有受到職棒球團青睞。他沒辦法放棄日本職棒的夢想,聽了大學教練的建議,決定到日子比較辛苦的獨立聯盟磨練一年,增加自己被職業球團看見的機會。

來源:球員臉書
"你有進入日本職棒的資質"
石川百萬之星,17號,王鴻程
就這樣,屬於王鴻程的石川修行開始了。
原來傳聞說的都是真的-刻苦又豐富的一年獨聯生活
"剛開始想說大家講得太誇張,進去後才知道,真的很辛苦。記得去年七月某次客場連戰,球隊從長野到崎玉、福島、新潟,再回到石川縣打主場,坐車移動的時間比比賽長,因為我身高比較高,有時會躺在巴士的地板,比較舒服。通常是比賽兩小時前到球場,一下車就得馬上熱身,不然很難進入狀況。"
哲毓
我很喜歡你跟滾羊的文章,你們一直是我所學習的目標!
阿東Adam
感謝分享這樣的好專訪好故事好內容!
拉拉熊
好希望能在未來選秀會看到他被選上!!!
as
我很喜歡這篇文章,希望作者可以繼續寫這樣的文章。
還有,可以請問一下,文章裡提到的女蝴蝶球投手跟5,6年前在小聯盟的那個女投手是同一個人嗎?
sportspon
謝謝
是同一人
阿宏叔叔
他應該是阿梅組的遠住敏?
Jeffery Chao
時過境遷,如今他已經返回台灣,並在今年的中華職棒選秀會上被球隊選中,雖然沒能達成進入日職的夢想,但好歹也是真正成為一名職業球員,祝福他未來能在中職的投手丘上,描繪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