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04/20

在成長的十字路口

在成長的十字路口 筆者\阿良 筆者不是從很正規的體系起來的,小的時候並沒有很喜歡籃球,從離開籃球訓練的環境之後卻漸漸愛上,很多人找了很多方面想要讓自己可以更進步,不論是找教練、找球隊、還是...

在成長的十字路口

筆者\阿良

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不是從很正規的體系起來的,小的時候並沒有很喜歡籃球,從離開籃球訓練的環境之後卻漸漸愛上,很多人找了很多方面想要讓自己可以更進步,不論是找教練、找球隊、還是自修、從網路上找影片,提供筆者認為可以進步的方法給大家,一個心靈上的觀念。

  成長的十字路口

  在筆者離開小學的籃球訓練,一直到18歲之前,籃球的成長僅止於場上的好勝心,打三對三鬥牛,也不知道和朋友組隊去接觸更多的對手,就是每天下課在學校的場地打球,國中就在信義國中室外籃球場,而高中就在建國中學室外籃球場。

 

  到了中正大學,在那一整片的鳳梨田裡,從系隊又接觸全場,因為第一場球被吹了三次的走步,開始慢慢的修正了自己不足的基本功。

 

  然後在花蓮當完了兵,回到台北,開始了到處找人挑戰的路,與學長組隊四處征戰,同時為了讓自己更強,當時每週都會花上10小時做非打歡樂球的額外訓練,投籃穩定訓練、連續跳躍訓練、折返跑訓練、體力訓練、運用自身體重的重量訓練,在覺得三打三不能滿足之後,和認識的朋友們再組隊,重新體驗了五打五全場籃球。

 

  過程中,我從很多隊友、對手身上得到很多,也體認到,在籃球之路上不斷邁進的第一關鍵就是:

 

  『接受批判』

 

  如果你可以接受批判,真正的打從心裡接受,你才會真正的進步。哪怕不是當下接受,是回去之後,在冷靜思考下接受的,你終究會改善一個問題。

 

  回想過去,有時候打完球,輸了球,大家圍在一起檢討的時候,當下被砲(眾人講出你的問題時)、被批的時候(可能帶有情緒),沒人會覺得好受,可如果你能在這一瞬間,發覺你真正的問題所在,並且付諸行動,在日常閒餘裡改善問題,下一次你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並且帶給你滿滿的成就。

 

  希望大家可以記得,「以友為鏡」。

 打完球後的討論,就是成長的契機

  既然是面鏡子,看到的絕對比自身體認的正確許多,朋友看的是在外的表現與動作,當然心靈層面是看不到的。如果每場比賽有錄影,那些影像看過幾回,對自己的動作也是有幫助。

 

  筆者是個比較不害怕衝突場面的人,每場球在能夠提供意見的時候絕對不會嘴軟,另外所經歷的賽事也都盡量錄下影像,希望球友們多加利用,現在的各種錄影、拍照設備越來越方便了,大家何不把自己或朋友的打球過程記錄下來,準備好好的修鍊一番呢?

 

  在失誤、輸球、折敗之後,各種批評就像是我們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樣,選擇面對,在紅燈之後,必然有綠燈讓你通行,而選擇逃避,那不論再好的導師、再好的GPS,最終也只能走比較遠的道路。能夠接受批判的人,才有進步的可能,這就是在成長的路上,最關鍵的十字路口。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標籤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