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網站MLBTradeRumors的報導,白襪對教士的先發右投手James Shields有興趣,並且兩邊交換了各自的報價和談判。當然現在才五月底,所以用球迷的觀點來看,目前很多交易謠言都是看看就好 — 現在大多數球隊還不會真槍實彈的急著買賣,畢竟離731交易大限還有足足兩個月的時間,可以讓兩邊互相拉鋸籌碼、繼續觀察自己陣容的變化、以及需求度的增減。現在這個時間點談交易,對兩方球隊也不會少一塊肉,談談無妨,但現階段,球員交換的機率還不是很高、兩方球隊的認真程度其實不算太高。
【延伸閱讀】—2016十大被交易人選排行榜
不過我想這則謠言還是值得討論,理由有二:(一)對比現階段大多球隊都只是丟出「對誰誰誰有些許興趣」的籠統謠言,白襪和教士的認真程度比其他球隊高了一些,代表白襪是真的對Shields有興趣、教士也有意願聽白襪的報價內容;(二)對於Shields到底是不是真的符合白襪的需求,我認為是值得再議的。
當然,目前我們至少能知道兩邊的算盤在打什麼;目前戰績國聯西區墊底、20勝33敗的教士打休賽季賣掉終結者Craig Kimbrel開始,就在打重建方向燈,賣掉已經高齡34歲、身上合約還有至少兩年半55M合約的Shields,清薪資空間、換取未來戰力選擇可以理解。目前戰績28勝25敗的白襪,休賽季大手筆換來明星三壘手Todd Frazier,並接連用幾張合約以及交易補進的Austin Jackson、Mat Latos、Brett Lawrie、Jimmy Rollins,白襪這些努力無非是想要趁著陣中核心Chris Sale、Jose Abreu、Jose Quintana、Adam Eaton老化衰退前,趕快衝一波季後賽,所以會想方設法買即戰力補強也是合理的方向。
方向是對的沒錯,但,設定的人選是對的嗎?以個人的觀點,我並不是很喜歡白襪想要Shields的這個主意,至少不會是補強的第一選擇。更深一點層面文章後面會談,我們先來看Shields自己本身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過去的他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秀投手,從2009年後至今,Shields沒有任何一季的投球局數低於200;在2007年至2014球季間他逐季的WAR值更是一直維持在穩定水平,4.0、3.8、2.0、4.5、4.2、4.0、3.3,直到2014年,他每年都可以貢獻球隊三到四勝,而且就這樣持續了七個年頭。
不過任何一位球員都有被老化追上的一天,相對於很多投手,Shields已經算是衰退的比較輕微—他依然能夠每場都健康先發,而且數據上也沒有跌到谷底。但老化還是有的,轉到教士前四年,Shields逐年的FIP是3.42、3.47、3.47、3.59,這兩年轉到教士只剩4.45、4.40;xFIP也從3.25、3.24、3.72、3.56,到這兩年的3.70、4.11。Shields至少沒有因為年紀就飽受傷病困擾,成績也沒太顯著下滑,但還是有跡可循。就算是看最直觀的防禦率,也能得到一樣答案:在2011~2014年間他逐季有2.82、3.52、3.15、3.21的防禦率;這兩年則是3.91、4.28。從數據面向來看,神盾的衰退或許是可以輕易看見的。
或者,來看看他從2012年後,逐季的速球速度:
這兩年Shields球速下滑跡象其實已經算是明顯 — 即便身體沒傷,但老化還是吃掉了他速球的速度。另外,不知道是投球策略有改變、還是Shields喪失了以往頂級的控球,這兩年他的每九局保送數,和他過往的生涯大有不同:
也許是對自己可能喪失的球威少了自信、亦或是純粹控球能力下滑,總之這兩季的Shields跟往常BB/9在2.0~2.5之間打轉不一樣,這兩年他的BB/9來到了3.60、3.61。根據Fangraphs網站的Zone%,Shields自從2007年登上大聯盟之後,直到2011年都將超過50%的球丟進好球帶;2012年後逐季的Zone%則是45%、47.7%、47.8%,但這兩季來到教士之後,Zone%瞬間只剩41.8%、41.1%,不管是策略還是控制能力的問題,Shields沒辦法將球投進好球帶,就是增加他保送數的首要原因。以上這些都是數據面上的擔心,再來是Shields的合約問題。前述有提,今年34歲的Shields身上大約還有一張兩年半、55M的保證合約,如果白襪要和教士達成這筆交易,幾乎可以確定要吃下整張合約。不過以數據層面來看,Shields也許不值得他目前身上的約。
Andy Jih
結果還是換了
JK47
http://www.sportsv.net/artic..
Andy Jih
我回完後就有看到這篇了,只是我還是覺得雖然錢花的少,但真的有必要伳在先發輪值上嗎
Andy Jih
"花"
JK47
白襪可能錢還夠 或許接近731會再買個棒子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