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06/05

James Shields加盟白襪,兩方交易分析

JK47被打臉了!前幾天我才在站上寫過這篇「James Shields不該是白襪的補強首選」,說明目前的白襪不需要教士隊的超級工作馬James Shields,而且白襪陣容還有其他缺點需要補強,不需要...

作者:JK47
此文作者尚未審核通過成為本站作者群

JK47被打臉了!前幾天我才在站上寫過這篇「 James Shields不該是白襪的補強首選」,說明目前的白襪不需要教士隊的超級工作馬James Shields,而且白襪陣容還有其他缺點需要補強,不需要為了神盾而overpay(超支)。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根據國外網站的消息,白襪確定和教士達成交易白襪送出27M現金(如果神盾沒有跳脫合約的情況)、右投手Erik Johnson、和還沒進入美職系統的游擊手Fernando Tatis Jr.,盤來了Shields來補強先發輪值。如果原本就覺得我常常在腦補的讀者,應該很高興我終於被打臉了;不過事實上在之前的分析文中,我提到了為何不支持白襪換取Shields的原因:(1)我假定白襪吃下Shields剩餘合約中全部薪水,但在這筆交易中教士卻在神盾的56M合約中,吃下了超過半數的29M,讓白襪只需要付27M、並非我之前文章假設的56M全額。

 

 

請繼續往下閱讀

(2)那時候假定白襪在七月上旬、中旬才能換到手,如此一來升級幅度有限,但如今Shields卻一過六月就加盟,那算盤就要重新打一次了、(3)白襪送出的兩位新秀中,Johnson幾乎就是免洗級先發投手,生涯98局投球只有-0.3WAR的數據,Fangraphs網站預測他剩餘球季也只會有0.2WAR的成績;另外Tatis Jr.是個連小聯盟都還沒打過的新秀。因此白襪在這筆交易中,唯一稱的上有所價值的,大概就是那27M美金,這跟我先前的假定條件「56M+新秀」相去甚遠。也因此,雖然你可能已經開始慶祝我被打臉,不過還好我之前的文章中,先決條件寫的夠明白,所以你們可能要等下次了XDDDDDD    

 

講正經的,如果算盤要重新打,這筆交易對白襪值不值?27M買神盾的未來兩年半,是合算的決定嗎?在我們分析交易之前,要先來了解一件事:Shields不是當年的那個王牌投手,事實上他有不小的衰退風險。下面幾段話我在上一篇文章已經有詳細分析過,不過這裡值得再提一次: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對於很多投手,Shields已經算是衰退的比較輕微—他依然能夠每場都健康先發,而且數據上也沒有跌到谷底。但老化還是有的,轉到教士前四年,Shields逐年的FIP是3.42、3.47、3.47、3.59,這兩年轉到教士只剩4.45、4.40;xFIP也從3.25、3.24、3.72、3.56,到這兩年的3.70、4.11。Shields至少沒有因為年紀就飽受傷病困擾,成績也沒太顯著下滑,但還是有跡可循。就算是看最直觀的防禦率,也能得到一樣答案:在2011~2014年間他逐季有2.82、3.52、3.15、3.21的防禦率;這兩年則是3.91、4.28。從數據面向來看,神盾的衰退或許是可以輕易看見的。

 

或者,來看看他從2012年後,逐季的速球速度:

 

這兩年Shields球速下滑跡象其實已經算是明顯 — 即便身體沒傷,但老化還是吃掉了他速球的速度。另外,不知道是投球策略有改變、還是Shields喪失了以往頂級的控球,這兩年他的每九局保送數,和他過往的生涯大有不同:

 

也許是對自己可能喪失的球威少了自信、亦或是純粹控球能力下滑,總之這兩季的Shields跟往常BB/9在2.0~2.5之間打轉不一樣,這兩年他的BB/9來到了3.60、3.61。根據Fangraphs網站的Zone%,Shields自從2007年登上大聯盟之後,直到2011年都將超過50%的球丟進好球帶;2012年後逐季的Zone%則是45%、47.7%、47.8%,但這兩季來到教士之後,Zone%瞬間只剩41.8%、41.1%,不管是策略還是控制能力的問題,Shields沒辦法將球投進好球帶,就是增加他保送數的首要原因。以上這些都是數據面上的擔心,再來是Shields的合約問題。前述有提,今年34歲的Shields身上大約還有一張兩年半、55M的保證合約,如果白襪要和教士達成這筆交易,幾乎可以確定要吃下整張合約。不過以數據層面來看,Shields也許不值得他目前身上的約。

 

 

==

上面是我之前文章所寫,當然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很多面相,包括為什麼教士要當賣家、白襪要當買家......等等,以及白襪在神盾之外,還可以有什麼替代補強選項,如果有興趣讀者歡迎跳回去看。所以上一篇文章中,我擔心他退化的身手無法讓身上那張56M合約回本,但現在既然白襪只需要付27M,那就是不同的故事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