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08/07

『倒L』投球機制,Jose Fernandez的下一顆未爆彈?

剛滿24歲的馬林魚「古巴王牌」Jose Fernandez,毫無疑問是當今大聯盟最佳先發右投手之一。截至美國時間8月6日為止,JoFz的12勝在國聯並列第四,防禦率2.87排名第十,奪三振192次僅次...

作者:張尤金

剛滿24歲的馬林魚「古巴王牌」Jose Fernandez,毫無疑問是當今大聯盟最佳先發右投手之一。截至美國時間8月6日為止,JoFz的12勝在國聯並列第四,防禦率2.87排名第十,奪三振192次僅次於Max Scherzer的198次排名第二(但Scherzer的投球局數比他多了25局),每九局三振13.12次排名國聯第一,遙遙領先其他先發投手。

眾所周知,JoFz光靠速球和滑曲球的組合就吃定對手:


他的滑曲球球速近似滑球,但卻有曲球的變化幅度,不論左打右打都常揮了個大空棒:
 Jose.gif

The NASTIEST curveball from Jose Fernandez's 14 K performance! (GIF) from Pitcher Gifs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3年拿下國聯新人王,2014年因為Tommy John手術進廠大修之後,JoFz在去(2015)年7月成功復出,去年球季四縫線速球均速95.9mph,不但比受傷前的94.6mph顯著進步,今年7月18日甚至還飆出三位數的球速。影片如下:


有媒體將JoFz手術復出後的成功,歸因於超過一年的復健,而且還換了一條幾乎全新的韌帶。但真是如此嗎?



Chris O'Leary的預言

JoFz在2014年5月11日先發出戰教士時手肘受傷,隨即動了Tommy John手術。但在他手術前一個月,Chris O'Leary已經在twitter預言他的手肘會出問題:


而在隔年JoFz傷癒復出之後,Chris O'Leary不僅認為他的投球機制重回受傷前的錯誤方式: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甚至更糟: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一次的問題可能是肩膀:



 

『倒L』投球機制

很多球迷都聽過「倒W」(Inverted W)投球機制,下面這張圖就足以說明為什麼叫做「倒W」(圖為Anthony Reyes):


至於什麼是「倒L」(Inverted L)投球機制?O'Leary形容「倒L」就是半套的「倒W」,兩者可視為表兄弟的關係。

看過Chris O'Leary網站或twitter的朋友都知道,JoFz是他最常拿來警示或恐嚇的對象,為什麼?因為除了「倒L」之外,O'Leary的核心理論包括「前臂過早旋轉(Premature Pronation)」和「肩關節外轉不足的時間點(timing)問題」,JoFz每一項部都中了。

「前臂過早旋轉」和「肩關節外轉不足的時間點問題」在『「平臂投球症候群」,將成為雷神職業生涯的不定時炸彈?』這篇文章已經介紹過了。簡單來說,「前臂過早旋轉」是指投手在跨步同時、甚至跨步後,會出現以下兩個特徵:
1. 球指向二壘方向
2. 握球時球是面向中外野


下圖中JoFz就是這種情形:




「肩關節外轉不足的時間點問題」則是指肩關節在往前轉動、帶動手臂投球時,投球的手臂與地面接近平行甚至朝下,前面Anthony Reyes的「倒W」就是這種典型,而JoFz也是如此:


「倒L」到底應該怎麼定義?這是指投球的手肘與肩同高,甚至高於肩膀,同時前臂垂直朝下,造成肩膀的外展角度不大於90度。所以視覺上通常出現在投手自由腳跨步即將踏到地面、或已踏到地面時,他的肩膀外展和手肘彎曲的角度都約略形成90度。下圖的JoFz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其他還有 Tim Lincecum:


Chris Carpenter:


Scott Williamson:


Cliff Politte:


達比修有:


Aaron Nola:


Josh Johnson:


BJ Ryan: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