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文字戰況,就是把比賽選手的每一分的對決情形描述出來,觀看頂尖選手的比賽可以有效提升我們自己的技戰術。只不過,觀看影片時我們不見得能有這麼長且牢靠的影像記憶,所以文字戰況可以適當輔助我們盡可能接近選手的思想模式。筆者知識有限,因此有些動作的描寫未必確實,故有任何錯誤,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2014年的桌球世界盃男單決賽是國際桌協將球改為40+的第一個大賽,因此這場賽事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是中國大陸桌球隊雙子星──馬龍和張繼科,第一次在大賽決賽碰頭。這場比賽的勝利,使得張繼科離史無前例的雙滿貫榮耀更近一步。
(以下的比分和局數描寫會以張:馬的形式呈現)第一局
0:1 馬發至正手短,張反手擰出界
0:2 馬發至正手短,張反手擰至反手位,馬側身拉至中路,張正手防至中路,馬再正手拉至正手位得分
0:3 張逆旋轉發球失誤
0:4 張逆旋轉發至反手短,馬反手翻挑至正手位,張正手銜接數個來回後,馬變線至中路得分
1:4 馬發至正手短,張正手擺短至中間偏反手,馬回擺至中路,張挑至反手,雙方反手相持一回合後,馬反手變線至正手,張正手回擊馬正手大角得分
1:5 馬發至正手半出台,張反手擰至反手位,馬反手撕至反手位,張被動反手防至中路偏高,馬正手拉至正手大角得分
1:6 張逆旋轉發至反手短,馬反手擰拉至反手位,張反手拉出界
2:6 張逆旋轉發至正手半出台,馬正手拉至中路,張被動正手防至反手,馬反手拉至反手,張反手變線拉至正手,馬正手拉出界
3:6 馬發至正手短,張回擺至反手短,馬搓長至反手失分
4:6 馬發至正手短,張回擺至中路短,馬回擺下網
5:6 張逆旋轉發至反手短,馬回擺至正手短冒高,張正手拉至中路得分
6:6 張逆旋轉發至反手短,馬反手擰至反手,張反手變線正手得分
6:7 馬發至正手短,張擺球下網
6:8 馬發至正手短,張擺中路出台,馬正手拉至反手,張反手拉至反手,馬反手變線正手得分
6:9 張逆旋轉發至正手短,馬回擺至正手短,張挑打失誤失分
7:9 張逆旋轉發至正手短,馬回擺至正手短,張正手拉至正手,馬龍正手擋至中路,張吸一板到中路,馬反手切,張拉至反手,馬反手防下網
8:9 馬發至正手短,張反手擰,馬回球下網
8:10 馬發至正手短,張回擺,雙方回擺數次之後,馬正手率先起板拉至正手,張正手防球擦網進,馬正手再拉一板得分
8:11 張逆旋轉發至中路短,馬回擺至中路短,張正手起板,馬正手反拉至中路,張再正手拉至中路,馬在正手反拉至中路,張正手拉出界。
馬勝第一局,局數0:1
第二局
0:1 張逆旋轉發到中間正手短,馬回擺中路,雙方又各互擺一回合後,張反手擰下網
1:1 張逆旋轉發到正手半出台,馬正手拉球拉空
2:1 馬發至中間偏正手,張反手擰至中間偏反手,馬側身正手拉至反手位,張反手防至中路,馬側身拉球出界
3:1 馬發球失誤
3:2 張逆旋轉發至反手短,馬擰拉進反手位,張回球出界
4:2 張逆旋轉發至正手短,馬擺至正手短,張搓長至反手位,馬反手起板,張防至反手位,雙方在相持一回合後,馬拉球出界
5:2 馬發至反手小三角,張反手擰至反手位,馬意圖變線出界
6:2 馬發至正手短,張反手擰,馬回球下網
7:2 張逆旋轉發至正手短,馬回擺至正手短,張挑打得分
8:2 張逆旋轉發至正手短,馬挑至中路,張反手防至中路,馬正手拉至正手位,張同樣正手拉大角,馬腳步不及失分
8:3 馬發至正手短,張搓至反手長,馬反手拉至正手位得分
9:3 馬發至中路短,張回擺,馬挑打失誤
9:4 張逆旋轉發至正手短,馬看準出台正手起板至中路,張正手拉出界
10:4 張逆旋轉發至正手短,馬搓長至中路,張正手起板,馬反手側切出界
11:4 馬發至正手短,張反手擰至反手位,馬反手拉出界。
張勝第二局,局數1:1
第三局
1:0 馬發至中間偏正手,張反手擰至反手位,雙方反手相持後,馬拉球出界
PingPong.Bang
好詳細的文字戰報,感謝分享。順帶一提,國際桌協的itTV網站裡有完整的2014世界盃男單決賽影片:馬龍對戰張繼科(http://www.ittf.com/ittv)。
身為日直的愛好者,一定會記得2004雅典奧運男單決賽,柳承敏爆氣擊敗了王皓。請問你有空的話可以撰寫這場經典賽事的文字戰報嗎?謝謝。
kowalski
感謝你的收藏和影片分享。好的,會把這場巔峰對決排入工作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