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傑,這個名字在近年的台灣、甚至亞洲400m跨欄項目上,都是佼佼者的代名詞,即便直到高中才開始接受正統田徑訓練,但出生自田徑名門之後的他,身上流著的飆速DNA並不會被埋沒,從2011年在亞洲田徑錦標賽400公尺跨欄項目拿下銅牌後,陳傑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就代表著400公尺跨欄王者之勢!
從孩提時代便聽著父親,前110公尺跨欄國手陳光明的跨欄故事,陳傑從小卻不是以田徑起家的孩子。
曾經被父親期待成為棒球選手,國小甚至是台中縣潭子國小手球隊一員,然而陳傑確難以抵擋體內蠢蠢欲動的奔放因子。在就讀父親任教的潭秀國中時,陳傑總算朝心之夢想的田徑大道邁進。
然而,總算在升上大甲高中接受正式田徑訓練的陳傑,開始卻非一帆風順,由於啟蒙晚,陳傑只能「用時間與堅定決心換取一點一滴的進步。
隨著成績突飛猛進,高中時代的他在國內幾乎所向披靡,更在 2011 年的亞洲田徑錦標賽 400 公尺跨欄項目拿下銅牌,讓他開始對進軍奧運的夢想,踏出逐夢的第一步。
高二才開始苦練 400 公尺跨欄,陳傑僅用不到 4 年時間,就在就讀台體大大二時,於全運會 400 公尺跨欄決賽飆出 49 秒 68 佳績,成功達標參賽 2012 年倫敦奧運會。
當時的陳傑曾幽默表示:「改練 400 公尺跨欄的這 3 年,感覺就像 30 年這麼久!」雖然在 2012 年倫敦奧運會上,陳傑在男子 400 公尺跨欄僅跑出 50.27 秒,分組預賽第六作收,但這並未澆熄他向前大步邁進的決心,那就是赴美投入更高強度的密集訓練,為再戰奧運夢想而努力。
2013 年 2 月,陳傑毅然決然遠赴美國喬治亞大學,接受 Jon Stuart 教練的密集訓練,但 2014 年仁川亞運會,陳傑在 400 公尺跨欄失利,僅跑出決賽第五成績。
2015 年,陳傑再度動身前往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接受轉任該校田徑隊總教練的 Jon Stuart 再次指導,也為爭取里約奧運參賽權作最後努力。而這樣的艱苦奔波很快就收到回報,在2015年亞洲田徑錦標賽400公尺跨欄摘銀,隨後更在高雄全運會奪金,並以 49.05 秒佳績破大會紀錄,達成奧運標準 49 秒 40 參賽標準。
倫敦奧運後整整苦練3年時間,這位寶島跨欄王子再一次朝奧運五環大道邁進。
備戰里約奧運如火如荼,陳傑在2016年上半年的最大目標,自然是回到6年前的發跡地台東,為全大運 400 公尺、400 公尺跨欄 6 連霸大業而努力。而陳傑做到了!在全大運賽場樹立了外人望其項背的「陳傑障礙」,6連霸金牌到手。但 6 連霸的背後不是意氣風發,陳傑用成熟的態度表示:「現在最重要的反而是不要急,一急就會出事,照教練的計畫調整,我要把最好的狀態留在奧運。」
從飆速到底到不疾不徐,陳傑在5年的時間內兩度向奧運聖殿叩關,目前正在美國 IMG Academy 不斷揮汗苦練,為的只有心中唯一信念。就如同陳傑在個人粉絲頁所寫下,「現在的他,只專注在如何精準跨過每一道欄,只為了超越自己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