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09/12

2003MLB總冠軍賽—佛州隊史第二冠!

佛羅里達馬林魚 4-2 紐約洋基 MVP: Josh Beckett 2003年,國聯賽揚獎得主沒有給向來會得獎的先發投手,而是從牛棚中選了一位驚動棒壇的CLOSER—道奇隊...

作者:68OB

佛羅里達馬林魚  4-2  紐約洋基  MVP: Josh Beckett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3年,國聯賽揚獎得主沒有給向來會得獎的先發投手,而是從牛棚中選了一位驚動棒壇的CLOSER—道奇隊的Eric Gagne

 

(取自POSTER)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回有此殊榮的投手是1992年美聯運動家的Dennis Eckersley,國聯更久遠在1987年費城的Steve Bedrosian;Gagne本季55次救援機會都沒失手,82.1局飆出137K(K/9值14.98),WHIP值 0.69 被打擊率.133(只被打37安打)和防禦率1.20,優異表現獲選沒有棄嫌耳語,總計2002-2004還創下連續84次救援成功的誇張紀錄,簡單講,那幾年美聯是洋基Rivera國聯就是Gagne,如果八局完落後道奇隊,九局準備投降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完成第55救援點

 

投球highlight,配樂是Gagne出場歌曲”welcome to jungle”

 

六年前演出外卡傳奇的佛州大軍,本季再以外卡回到季後賽,投手有Dontrelle Willis和媒體戲謔的”痛痛人”Carl Pavano,Brad Penny、Mark Redman等人是先發四支柱;打線方面雙箭頭Juan Pierre & Luis Castillo,還有中心打者Derrek Lee及Mike Lowell,這個陣容年輕有勁,但是帶隊的總教練Jack McKeon在十一月要滿73歲,幾乎是陪著孫子輩選手南征北討,一時成為話題

 

D-Train是本年的新人王

 

馬林魚的投打實力儘管不錯,但是難以令人看好為熱門球隊,結果第一輪打來處處壓著巨人隊打,關鍵人物在守位唯一面向外野的捕手-Ivan Rodrigue,長打能力雖減弱,但指揮功力依舊一流,協助球隊以3-1晉級國聯冠軍賽!

 

I-Rod在這個本壘板攻防的精彩守備,使JT Snow在本壘飲恨…

 

到了國聯冠軍賽,和小熊隊廝殺,前四戰打完形成1:3劣勢,第五戰取勝後來到芝加哥打第六戰,3:0領先的主隊發生至今都很嘔的”Bartman事件”

 

 

Steve Bartman影響到Moises Alou的接球,使馬林魚接下來狂取8分戰局扳平,且第七戰贏得勝利,隊史第二次贏得國聯冠軍!

 

2003是Joe Torre在洋基隊的第八年,年年都拚到季後賽,其中有三季達百勝(本季101),六次東區冠軍,Mussina、Clemens、Pettitte與David Wells等人在先發輪值,Rivera是當然在九局出場關門;打線方面除了老面孔Jeter、Williams、Posada之外,第二季的Jason Giambi依然貢獻超群的高上壘率和長打率,是穩定的攻擊重心,還有從日製巨砲”哥吉拉”松井秀喜,雖然只有16轟,不過打進全隊第二高的106分打點,顯見適應情況不錯

 

松井在紐約的第一年表現備受肯定(取自JIJI.COM)

 

首輪3-1淘汰雙城後,和死對頭紅襪打滿七場,可說刀刀見骨,汗水口水互噴,Don Zimmer和Pedro Martinez的扭打畫面是這回系列賽兩隊互不相讓的最佳寫照

 

Pedro氣到忘記要敬老尊賢了(取自USA TODAY)

 

第七戰在你來我往的戰情下,現在擔任球評並模仿球員搞笑的Aaron Boone一棒協助洋基踏進總冠軍賽!

 

Aaron Boone生涯最大亮點!

 

從今年開始,明星賽勝方在總冠軍賽擁有多四場的主場優勢,故頭兩戰在洋基球場比賽

 

10/18 第一戰

來到濕冷的紐約,馬林魚精神還是抖擻,雙箭頭Pierre和Castillo安打再加I-Rod高飛犧牲打,洋基先發Wells在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才三打席先丟一分

 

洋基三局也把比數追平,Karim Garcia從Brad Penny手中打左外野安打,Miguel Cabrera(菜鳥還沒守三壘)第一時間沒撿起球使打者上得點圈後,Nick Johnson保送Jeter中間方向安打送回來得分,一三壘有人,本來有再得分的機會,結果Ivan Rodriguez牽制三壘成功,洋基留殘壘;四局下首名打者是有過三次日本一經驗的松井,毫不手軟安打上壘,Posasa又選到保送,無人出局又有得分機會,Giambi被游擊手Alex Gonzalez策動雙殺,攻勢又被瓦解

 

I-Rod價值再現!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