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10/12

Greg Maddux告訴你,什麼才是棒球史上最難打的伸卡球?

很多台灣棒球迷,包括我在內,都是從王建民才開始真正認識伸卡球的: 近年來大聯盟出過不少伸卡球高手,諸如Derek Lowe、Brandon Webb、Kevin Brown、Ro...

作者:張尤金

chrisk0524

感謝尤金大整理這篇文章,Mad-Dog是我最喜歡的MLB投手,一直到現在都還是...

張尤金

謝謝也諾的鼓勵。如果不是最近巨人小熊系列賽,記者採訪Will Clark關於28年前的這段往事,我們都不知道Maddux曾經被唇語搞得這麼慘 XD

何俠

控球是否可以足以成為歷史最頂尖的投手之一

對比年代 Roger Pedro RJ

後兩者控球也不錯 特別Pedro

三個都是強力型的角色

Pedro 極佳變速 卻足以超越Koufax 但生涯最短 四人地位最低

Roger巔峰最長 四人裡面地位最高 幾乎包辦所有大小成就 七賽揚太嗆辣

RJ 滑球+速球 還有身材優勢 史上最強的三振 雖然大力晚成 但對比瘋狗後期的衰落 RJ還是比瘋狗好

Jen

非常高興尤金大大用(我認為)王建民「今年投得最棒的一場」中『最炫的一打席』作為整篇的開始!

這裡冒昧的請各位回顧當時(5月3日)我對這打席(Pitch-by-Pitch)的感想:
----我始終覺得三振最重要的(或者是最值得回味的)絕對 “不是”『最後那一球』,更應該考慮整個的 “Sequence” !

三振MVP Bryce Harper的第二打席實在有夠精采、有夠刺激,每一球的情形是:
(1) 83.9mph 滑球 這是今天唯一的 "非" 伸卡球:應該是捕手想 "出奇不意",不過投得太中央太高----應該“算”是危險的「失投」,還好Harper打成了三壘旁界外!
(2) 92.6mph 非常漂亮的進壘點和不可思義的尾勁:從中央略低進入突然偏向外角而且下沉到極低,讓左打的Harper 揮了個大空棒----就是上一打席三振Anthony Rendon的同一球路!
(3) 93.5mph 這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進壘點、具有非常漂亮的橫移而且是出奇不意的 "好" 球:從左打者的手肘下方進入、下沉不多但橫移到本壘板中央,電視轉播的慢動作畫面上清楚的看到:最後球恰好在好球帶的正中央!----你是否注意:主審拉弓後這位兩年來最趾高氣昂、最不可一世的Harper一臉茫然低著頭黯然退場:
首先慢而高、然後快而極外、最後突然來了一極內,他大概還沒弄清楚最後這球怎麼居然會在好球帶的正中央(Down-the-Middle)?!
不知道是不是有『老』球迷還記得:十幾年前Greg Maddux就是用這個球路修理Barry Bonds等一干強力左打!---- Maddux的球速甚至還只有88mph,球進來時 Bonds還想要舉手 "閃躲",怎麼會居然被裁判 "ㄘㄨㄚˋ" 起來 ? !
Master batsman Tony Gwynn, who raked Maddux early in his career, eventually gave up on Maddux’s specialty, a "tailing fastball" that headed straight for a left-handed hitter, then darted at the last second over the inside corner. This might have been the only pitch on which Gwynn gave up. He said there was nothing a hitter could do with that serve.

當時找到的最後這一段居然正好是尤金大大這篇大作的另一註解!
畫蛇添足請尤金大大不要介意!

張尤金

感謝分享,太精闢了!

Jen

抱歉,再畫蛇添足一段:

WS Game1 看到Corey Kluber讓首打席Dexter Fowler傻傻的被裁判 "ㄘㄨㄚˋ" 起來的樣子,你不覺得和Bryce Harper被王建民三振的情形一模一樣嗎?!

這場球Kluber總共9次三振中就有4次是這球路,而且全部是Strike-out-Looking !
第一局 Fowler(L): 93mph, 第二局 Baez(R): 93mph, Coghlan(L): 93mph,
第五局 Coghlan(L): 94mph

很多台灣棒球迷,包括我在內,都是從王建民才開始真正認識伸卡球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大聯盟出過不少伸卡球高手,諸如Derek Lowe、Brandon Webb、Kevin Brown、Roy Halladay等,但撇開這些大師不說,最近讓人印象深刻的伸卡球,包括Aaron Sanchez:

 

Blake Treinen: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類此伸卡球的尾勁就已經讓人嘆為觀止了。但要說到史上最難打的伸卡球,你一定知道這是Greg Maddux的招牌武器,可是你絕對想像不到,他可以把伸卡球投得如此出神入化:

 

該怎麼形容這一球?美國習慣將好球帶外側轉進好球帶外角的球稱之為「開後門」(back-door),從好球帶外半部轉進內角的球則稱為「開前門」(front-door)。至於Maddux這一球,根本是從「後門」開到「前門」,從右打者好球帶外側急遽轉進內角,太扯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Maddux的球種甚多,還包括圈指變速球、切球、滑球、曲球等,但如果要簡短概述他投球的秘訣,他下面這段話應該是最完美的詮釋:


Rob Friedman/twitter

 

「你知道我投球的秘訣是什麼?
就是讓好球看起來像壞球,
壞球看起來像好球。
所以當人們說我有一個比其他投手還要寬的好球帶時,
其實他們是在說我能把好球投得像壞球,
而這就是對我最好的讚美。」

 

這段話是不是似曾相識?因為前兄弟象投手教練江仲豪也說過類似的名言:
「投手只要會投兩種球,
很壞的好球跟很好的壞球。」

 

上面的道理說來簡單,但要能將投球進壘點控制在好球帶邊緣,控球精準是一定要的;至於如何在視覺上誤導打者去揮打壞球和難打的好球,造成無效擊球?球路尾勁、進壘銳利度,乃至於球種與配球的智慧,缺一不可。這些對絕大多數投手可能是一輩子的功課,但對Maddux只不過是基本功而已。

 

成功不是偶然,當Maddux能兼具控球、尾勁、銳利度、球種、配球時,球速不夠快已經不是重點,對打者而言就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Greg Maddux 23年大聯盟生涯有太多有趣的小故事,但是看到最近熱戰方殷的「小熊 v.s. 巨人」國聯分區季後賽,我們來應景一下,講一個1989年小熊對巨人季後賽中Maddux吃癟的故事吧!


USA Today Sports

 

這是發生在國聯冠軍系列賽第一戰,這一年23歲的Maddux拿下19勝(另12敗)、防禦率2.95,國聯賽揚獎票選第三名,他也成為小熊在系列賽首戰的先發投手。

 

四局上半巨人以4比3領先,兩出局滿壘,輪到前兩個打席擊出二壘打和全壘打的Will Clark,小熊總教練Don Zimmer在這時走上投手丘。

 

左打的Clark知道小熊中繼左投Paul Assenmacher已經在牛棚熱身了,所以他緊盯投手丘上Zimmer與Maddux的對話,想知道小熊會不會換投。

 

當時的場景很特別,Clark回憶說:
「Zimmer背對著我,
但因為他比Maddux矮了一截,
又站在投手丘下坡的位置,
所以我能清楚看到Maddux的臉。」

「我盯著Maddux,
看到他的嘴型說出『內角速球"Fastball in."』。」

 

當下Clark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或者說,他不敢相信自己有這麼幸運吧!他轉頭問旁邊的隊友Kevin Mitchell,想當然爾,隊友完全沒注意到Maddux的唇語。但他仔細一想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Maddux在前兩個打席一直攻他外角,連一顆內角球都沒有,但他打了一支二壘打和一支全壘打。所以在這個時候,Maddux轉攻內角是很有可能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