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筆者三分球系列文章的總結,今天來分享馬刺隊禁區有三分球能力的大個子,他們是擔綱現代籃球延伸四號,甚至是延伸五號的最佳人選。
Kyle Anderson
在夏季聯賽與發展聯盟證明自己,去年也經過了一個完整的NBA賽季,這位23歲的馬刺首輪新秀,增進他的每一項基本數據,成長最多的是得分(4.5分),另外投籃命中率有46.8%、三分球命中率32.4%、罰球命中率74.7%,還有場均1.6次助攻。
2015 Summer League MVP
2015-2016 Hightlight
Davis Bertans
來自拉脫維亞的23歲白人射手,2011年第二輪42順位被溜馬選走,隨後馬上參與進包含George Hill & Kawhi Leonard 的交易中,馬刺在當年與溜馬的交易中得到他的簽約權,經過了多年的磨練,這位九指神射手[ 註 ]準備登陸NBA了。
不同於歐洲職籃,歐陸的選手在進NBA第一年都需要適應更高強度的碰撞,Bertans顯然也不例外,而且明顯的他需要透過重訓來增重。筆者舉同樣類型的球員做為參考,火箭隊的大前鋒Ryan Anderson,同樣是以三分球為得分手段的球員,同樣是6呎10吋身高,體重230磅,而Bertans相同身高卻只有210磅重。
圖中看出Bertans的身材劣勢
Bertans來到NBA的時間非常貼切,最近幾年聯盟風氣變化很大,三分球的使用與延伸四號位置的球員成為主流,幾乎每個球隊都會有一名會投三分球的大個子,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也有分享了Bertans參與的進攻戰術。雖然因此而得利,但是Bertans也有需要增強的地方,除了他的身形略顯單薄,在歐陸有部分時間是以小前鋒的位置上場,今年來到馬刺之後,他會分配到較多的4 、5號位的時間,要如何適應新的體系與新的位置,就要看他的吸收能力了。
本賽季馬刺的禁區陣容不同於上賽季,但是即使如此,在前場替補有Lee與Dedmon的情形下,身為菜鳥的Bertans依然不會有太多的出場時間。目前在場均10分鐘的時間下,這位拉脫維亞人表現中規中矩,防守端有足夠活動力,進攻上可以繞過掩護投籃,也可以當個等球射手,最為擅長的三分球,命中率達到36.8%,證明他絕對可以在NBA生存下去。馬刺很善於培養國際球員,隊中又有Bonner的先例,只要Bertans繼續接受Popovich的薰陶,他絕對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球員。
LaMarcus Aldridge
上個賽季NBA進入了大頂新時代,多支球隊有薪資空間可以爭取自由市場大魚,馬刺也積極爭取禁區中生代戰力,而幸運的得到了LaMarcus Aldridge的青睞。剛開始進入馬刺,Aldridge有些不適應,但是幾個月的調整之後,這位聯盟強力前鋒已經融入銀黑軍團,在二月入選明星賽,季末票選進入NBA年度第三隊。Aldridge是第四次入選最佳陣容,賽季場均18.0分8.5個籃板。從十月份到三月份,他的得分每個月都在上升。
Aldridge在進攻上幫助馬刺許多,他優異的投籃手感,可以發揮馬刺擋拆進攻的威脅性,當比數膠著的時候,球隊需要個人能力取分的球員,Aldridge在低位背框跳投,或是禁區內取分,都是上賽季馬刺得分方式之一。在面對雷霆的季後賽中,Aldridge徹底展現自己恐怖的進攻能力,筆者認為如果不是他的手指帶傷,影響到之後幾場的表現,馬刺其實不一定會被雷霆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