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網球賽事中,球拍就是選手身體的延伸,如何選擇一支好的球拍,可能成為一個初學者是否能夠大聲說出我會打球的關鍵。
談論選擇球拍前,你可能需要瞭解以下的關鍵名詞:
Weight(拍重) | 傳統球拍大約介於250g-290g,選手使用的球拍通常會比較重(>300g),在特性上,球拍越重,擊球的力道也會越大。 |
Head Size (拍面大小) | 網球拍拍面面積在93~115平方英吋都非常多見,目前選手所使用的拍面大多在100上下,拍面越大,擊球的甜區也會越大。 |
Balance point (平衡點) | 通常以33-35為基準,在35以上的拍子拍頭較重,可以擊出比較具威力的球。 |
Length (長度) | 標準長度為27英吋,透過加長球拍(27.25英吋或是27.5英吋)可以增加擊球的力度,但是也會增加控制的難度。 |
Flexibility (硬度) | 男網選手使用的球拍硬度大約介於65-70(RA)之間,球拍的硬度約高,球拍晃動的幅度越小,對球的控制力越高,但是使用起來也會較為費力。 |
String Pattern (線床規格) | 目前主流的規格是16*19(豎線/橫線),越密集的線床打起來會越接近板子,回彈快而穩定;反之則威力大而旋轉多。(18*20也是常見規格) |
String Tension (穿線磅數) | 目前常用的磅數是50到55磅之間,磅數主要是影響線床的壓力,磅數越高,線床會越緊實,揮拍速度快的球員可藉此獲得較好的控球效果,適合控球型的球員;反之若是底線力量型的球員,磅數通常會偏低,讓反彈的力量增加,以達到回擊的效果。 |
看懂了球拍的各項參數後,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球員們的球拍都是如何設計的。一般來說,進到體育用品店,球迷們也許直覺是選擇自己偶像所使用的拍子,而球員代言的球拍系列,你都可以在拍子上找到球員的肖像或是簽名,以下介紹台灣比較知名的球拍品牌。
著名的西班牙蠻牛Rafael Nadal選用的Babolat,是很多頂尖選手使用的品牌。當Babolat開始跨入球拍製造時,它的大拍面風格與較稀疏的線床,與主流規格展現出不同的個性,並不受當時的選手青睞;它的行銷策略轉而贊助青少年好手與剛轉職業的選手,正好遇上底線力量型的選手誕生,這些選手中就包含了前大滿貫冠軍Andy Roddick和Nadal,也讓Babolat逐漸竄起。
它一路堅持的大拍面路線與硬度較高的特性,也正巧是現今網球流行的規格,讓其他品牌也慢慢向這個路線靠攏,曾經造訪海碩盃的女網好手Yanina Wickmayer及Caroline Garcia也都使用這個品牌的球拍。
國際知名品牌HEAD擁有Novak Djokovic和Andy Murray兩大球星坐鎮,包含寶島一哥盧彥勳也是使用這個牌子,塗裝多變,標榜嶄新科技加持,選手拍系列各有一位球星代言,透過選手特性,民眾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球拍。
除了代言合作,球員也有機會參與球拍製造。美網前夕,前球王Roger Federer就與其合作品牌推出最新款的簽名球拍Wilson Pro Staff RF 97,雖然在2016賽季尾聲,球迷見不到Federer優雅的身影,但也許可以參考看看由Federer親手設計的球拍。
Federer輝煌的球員生涯中,從球員初期的85拍面,在他生涯中的大部分時期都是使用90拍面,不過隨著科技進步與年齡增長,他也面臨需要更大拍面的現實,在經歷換拍的陣痛期之後,2014年起他就將武器換成目前的97拍面,而且球拍的重量是目前的職業選手當中偏重的,重量達到357.2g,這讓他在年紀漸長的情況下,還能夠回出有利的擊球。
女網霸主Serena Williams所使用的球拍Wilson Blade 104,品牌與Federer相同,不過重量則是少了50g(306.17g),長度則是27.5英吋,拍面則為104,為了彌補拍面較大、長度較長的所犧牲的控制性,小威球拍的針床規格採用18*19,這樣的設計讓小威能夠有效的發揮個人特色。
伍柳
很實用!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