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真正屏除終結者概念和現實之間仍舊有著極大差距,因為救援點數目和合約總額經常呈現正相關,數據會說話的前提下,漸漸演變成球員談薪水的籌碼。
對此 Francona 表示:「我不認為近期會有太大的改變,除非棒球的經濟結構再次重組。」Roberts 也持相似看法,並且認為在非救援情況下派上終結者需要充分的溝通,讓球員能夠全盤理解場上的局勢。
(Francona 的調度讓整個一換四交易發揮最大價值)(zimbio)
「救援點可以讓你在仲裁的時候賺進鈔票、成為自由球員的時候簽下新合約。」
今年季後賽搶盡鋒頭的 Miller 這麼說。「球員們深知這一點,也想爭取其中利益。現實就是這樣。」
但是近十幾年來,不同於以往的調度方式漸漸打進主流,對棒球來說,這也許代表另一種進步。
「大家開始發現第九局以外的局數也同樣重要,我們的貢獻也因此重新得到重視。」
而 Andrew Miller 在 2016 年季後賽的表現正好為此下了最好註解。
(2016季後賽各隊總教練隔著內野鬥智,未來或許可以期待牛棚調度在關鍵時刻扮演更吃重角色)(zimbio)
同場加映: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極端調度,專家告訴你,Chapman在季後賽暴露了哪些弱點?
從天堂掉到地獄再回到天堂,浴火重生-Andrew Miller
1997 年世界大賽 G7,Edgar Renteria 再見安打:
參考資料:
Nationals / Dodgers game 5: the game that defined a generation
Big Relief: Baseball’s Bullpen R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