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12/10

深櫃悲歌-球界不允許的性傾向(上)

出櫃,對 LGBT 族群而言,是個艱難而掙扎的決定。做了,註定要被貼上標籤,與忍受他人冒犯、帶有攻擊性的嘲諷;不做,更是在壓抑人類的愛情本能,感情受不到祝福,他人對性向的質疑與催婚更會排山倒海而來。團...

作者:米古爾

出櫃,對 LGBT 族群而言,是個艱難而掙扎的決定。做了,註定要被貼上標籤,與忍受他人冒犯、帶有攻擊性的嘲諷;不做,更是在壓抑人類的愛情本能,感情受不到祝福,他人對性向的質疑與催婚更會排山倒海而來。團體中的少數人,注定得承受異樣眼光的對待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以來,LGBT 人士生活在一個情理不允許、法理不承認的社會。深櫃內,不敢見光的悲哀,其痛苦更是難耐萬分。

 

image reference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尤其以男人比例 100% 的職業球界而言,更是如此。媒體異樣的眼光、觀眾的唾罵,甚至在球員之間演變成霸凌事件。種種障礙,使同性戀球員要正常打球更是困難。雖然當今民智漸開,社會的包容寬待許多,但前人的事蹟不應被就此遺忘。本文將會介紹兩位具有代表性的出櫃棒球員,供讀者認識他們的人生故事。

 

 

Glenn Burke-第一位同性戀大聯盟球員

請繼續往下閱讀

 

Glenn Burke,可知歷史上第一位同性戀職棒球員。六呎的身高不太突出,但在棒球、籃球都有著相當出色的天賦。作為一名中外野手,初入棒壇之際就展現了優異的防守能力,打擊上雖不以力量見長,但是高擊球的能力,使他在23歲(1976年)時,正式成為道奇隊的一員。

 

 

事實上,雖然 Burke 在1982年才向大眾公開出櫃,但他的性傾向在球隊內早已為人所知。而他本人也不避諱談及此事,曾與他同隊的教練球員,如 Dusty Baker、Billy Martin、Tommy Lasorda,日後也都承認此事。

 

然而,開放的態度,反而成為中傷他的一把利器。

 

在當時,七零年代的美國,正結束了上個十年充斥解放與混亂的時代。一切正走向平靜,人們對新世界的認知逐漸趨向一致-一致的保守

 

職業球界更是如此,人們對改變的反應總表現得緩慢,甚至會故作不存在而忽略。在一個完全都是男人的世界,教練、球員、隊職員清一色單一性別,嚼著舌根,談論著棒球、酒,還有永遠聊不膩的話題-女人。所說出口的字眼,自然比不上只有在記者會才聽得到的高尚詞彙,充滿著冒犯、歧視、汙穢。反正「哥們喇賽」,沒人會在乎。

 

(這張漫畫雖是諷刺川普,但也反映了休息室內的談話,是無尺度可言的。via

 

但人們都清楚,即便是再怎麼自由的談話,總是有隱晦的灰色地帶,是人們不願接觸的。有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牽扯到宗教認同、政治正確,甚至是「不願承認但就是存在的歧視偏見」。

 

棒球中有一個字是化學效應(Team Chemistry),就是所謂的「士氣」,形容個人能為團隊注入多少正向力量,甚至成為陣中的領袖。休息室的氣氛越好,球隊就越有可能朝著勝利的方向前進,反之則否。而為 Burke 惹上麻煩的,便是在兩個球團內的休息室問題(Dugout Incident),也是促使他球員生涯結束地如此突然的直接原因。

 

 

與教頭兒子有染

 

第一次麻煩,則是據傳與教練 Tommy Lasorda 的兒子-Tommy "Spunky" Lasorda Jr. 有染。兩人的關係在他人眼中,曖昧、親暱,走得似乎太近了些。Burke 晚年在其自傳《Out At Home》,多次提及與 Spunky 相處之事。儘管沒有明說,只淡淡寫道「這是我家的事」,但也與 Spunky 之間的親暱關係留下伏筆。

 

 

老 Lasorda 不願承認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同時也很不滿 Burke 與他兒子的關係,球團更是懼怕 Burke 同性戀的事實會外流,並在媒體發酵,進而對生意造成影響。最終,釀成了茶壺內的風暴,在休息室內,Lasorda 與 Burke 相互指責、批評,與表達不滿。原先,教頭寄望子弟兵能相挺,意外地,球員們卻抱持相佐的立場,支持 Burke 並推崇其為休息室帶來了正向能量

 

上、下不和,主帥、士卒分裂不為一體,最終使得球團在 1978 年將其交易至運動家隊。消息一出,球員們對此不滿、失望,甚至有人痛哭失聲。事後,也不乏許多明星為其打抱不平。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